|
|
|||||
多重服務 不斷強化市場開拓
每年航班換季時,都是機場市場營銷部經理王梅和她的團隊最忙碌的時候。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她們主動出擊,與航空公司展開深入交流,大力推介哈爾濱機場和我省的旅游資源,積極爭取運力投入。同時,她們還通過參與“哈洽會”、組織客戶聯系會等形式,展示哈爾濱機場的形象。
據王梅介紹,哈爾濱機場積極倡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針,致力于航線網絡的拓展工作,努力挖掘市場潛力,積極與地方政府、航空公司合作,一手抓運力,一手抓客源,在確保哈爾濱機場運輸生產快速增長的同時,確保航線網絡良性發展。
川航已經在哈爾濱機場設立了運營基地,目前的過夜飛機數量達到了7架。當年,為了吸引川航來哈投放運力,黑龍江機場集團黨委書記王蔚玉親自帶隊,先后多次飛赴成都,與川航就增加航班、放置過夜飛機等事宜進行溝通協商。為保障過夜飛機的安全運營,哈爾濱機場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為川航成立運營基地提供便利條件,對保障細節進行研究和部署,甚至對機組的住宿和接送等工作都進行了安排。
看好哈爾濱機場的航空運輸市場,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將目光聚焦于此。目前,哈爾濱機場擁有基地航空公司1家,停放過夜飛機的航空公司5家,過夜飛機數量達到了40架。為了向航空公司提供周到的服務,哈爾濱機場搭建起了良好的保障平臺,積極加強與航空公司日常溝通,跟蹤航線運營情況,定期進行數據分析,并將相關數據發放給航空公司,幫助他們分析航線品質。
飛機來了,客流量大了,保障工作更要跟上。前不久,哈爾濱機場A2、A5滑行道通過行業驗收并投入使用。至此,哈爾濱機場2014年度新建3條快速出口滑行道和1條垂直滑行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機場的保障能力。
近年來,哈爾濱機場先后完成了停機坪、停車場擴建以及老航站樓等工程項目。停車場容量增加了一倍,停機坪面積由39萬平方米增至46萬平方米,停機位由33個增至41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關鍵資源不足的情況。11月,醞釀已久的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將正式開工。建成投產后,哈爾濱機場航站樓的保障能力將比現在增加兩倍。
打造品牌 讓旅客愉悅抵離
“我就是直接在雞西買了回北京的機票并辦好了哈爾濱到北京的登機牌,完全打破了傳統轉機流程的屏障,從下飛機確認到搭上轉機航班,只花了20分鐘……”在北京工作的雞西人李磊告訴記者。讓旅客李磊感覺“回家的路變短了”的服務,便是哈爾濱機場打造的中轉服務品牌“經哈飛”。該服務是哈爾濱機場針對我省內支線機場飛經哈爾濱停留不超過支線機場起飛之日的次日24時,再前往其他城市的旅客推出的特色服務。除了給旅客帶來便利之外,因為信息上跟蹤聯動,所以在票價上也有一定的優惠措施。通過“經哈飛”的旅客,可以獲得比其他旅客更大的折扣。
北京航線是哈爾濱機場的一條“黃金”航線,每天哈爾濱往返北京的航班有20班,客座率都在80%以上。為了更好地保障這一航線,哈爾濱機場推出了“哈京速達”服務品牌,旅客可以通過專門的值機柜臺、專門的安檢通道實現快速登機。旅客出行便捷了,才會更愿意選擇在哈爾濱機場抵離或進行中轉,這樣的理念在哈爾濱機場人心中已經達成共識。
為此,他們著力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機場始終秉承“體察需求、關注細節、彰顯特色、塑造品牌”的服務理念,進一步改善服務環境,優化服務流程,通過開展“倡行中國服務、打造龍江窗口、展示空港風尚”“踐行中國服務、打造至誠空港”系列活動,持續進行服務培訓,強化員工靠前服務、主動服務的意識。
同時,哈爾濱機場還推出了微笑服務、“紅馬甲”金牌服務、特殊旅客“四代一優”服務(代幫旅客提拿行李,代幫旅客辦理乘機手續,代幫旅客過安檢,代提供輪椅、擔架等服務用品,一優為優先登機),使這些特殊旅客從辦票、安檢、候機到登機得到全程陪護。
隨著哈爾濱機場的擴建,哈爾濱機場未來的航空運輸市場將得到更大釋放,屆時可以滿足18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和17.5萬噸貨郵吞吐量的運營需求。其將為加快構建我省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