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19日訊 2014年以來,在國房景氣指數逐月下滑的背景下,雖然哈爾濱市政府從6月開始陸續出臺取消限購、松綁限貸、降低貸款利息、調整公積金等一些政策,試圖釋放剛性需求,但冰城的房地產市場卻沒有因此而振作起來,成交價格與開盤數量連連下跌。
商品房均價一年降了412元
國房景氣指數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業綜合景氣指數”的簡稱,一直被看做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該指數自2011年11月下滑到100以下的不景氣區間后,從此一蹶不振,2014年2月至9月更是從96.91跌至94.72。受國家一系列寬松政策的出臺,10月的指數小幅上升0.04,不過到了11月,再次降到94.30,已逼近歷史最低點。
從整體來看,國房景氣指數反映了全國的房地產發展和運行狀況,這一指數的具體表現,在哈爾濱也格外明顯。易居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哈市主城六區成交均價7021元/平米,而2014年1月,哈市的成交均價還在7433元/平米,一年降幅達412元。
“哈爾濱網上房地產”網站每天都對外公布全市商品房網簽數量,由此成為各統計機構的數據源,可是近段時間,該網站已無法登錄。一些統計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從7月份開始,該網站的數據就不再定期更新,網簽數量更殘缺不全,無法統計全年的商品房的網簽量。
從數據上看,2014年1至6月,哈爾濱商品房網簽數量為27161套,同比下降23.77%;成交總面積279.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
開盤量三年連降
2014年,哈市共計34個樓盤開盤。在8月出臺取消限購等政策后,開盤數量明顯增加,其中9月開盤7個樓盤,創全年單月開盤數量之最。香坊區的開盤量位列老城區第一名,達到6個;群力、松北和哈西三個新城區的開盤量依次為10個、6個和5個。從數據中不難看出,隨著新城區的建成,交通、教育、生活配套不斷完善,都在不斷吸引著開發商的目光。
不過與前兩年相比,2014年的開盤數量卻少得可憐。2012年,哈市共計開盤項目96個;到了2013年,下跌至75個,而2014年只有區區34個,還不足2013年的一半。
市場庫存量大觀望情緒濃重
哈爾濱大街某樓盤置業總監劉女士告訴記者,在她從業的4年時間里,2014年的房子最難賣,以往半年就能完成全年任務量,可2014年任務拖到2015年。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樓盤剛一入市就大打低價牌,老樓盤更是不遺余力在價格上做文章。哈南碧桂園歐洲城最低價已達4100元/平米;哈西東方新天地的商服首付低至10萬,購入后還能返還5年30%租金。此外,“送裝修”、“送車位”、“零首付”等各種誘惑更是喊遍全城。
房價一降再降,很多消費者卻抱著觀望態度。在松北區香樹灣售樓處,5000元最高可抵3萬元房款,還贈送8萬元的裝修,可是看房的消費者對這些并不太感興趣。在群力新區某售樓處,一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7500元/平米的均價對于沿江樓盤來說很有吸引力,雖然每天接待客人多,但大都表示“看看再說”。
2015年樓市未知數
2014年下半年,限購、限貸、利率等政策松綁,冰城的樓市卻事與愿違,除9月、10月交易量小幅增長,仍沒改變樓市冬眠節奏。
“房價只是松動,還沒有降到預期的價格。”很多購房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下半年政策不斷出臺,但哈爾濱的反應和動作相對滯后,更加重了他們對樓市的觀望情緒。抱著觀望態度的不僅是消費者,在這一消極情緒下,一些樓盤也放緩了推盤速度,觀察市場變化。面對資金鏈趨緊和消費者濃重的觀望情緒,開發商們普遍對后市信心不足。
2015年,樓市會有怎樣的變化,除了政策的導向外,可能只有剛需人群才能讓萎靡不振的樓市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