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名舉報人譚紅霞在中福物業公司門前接受記者采訪(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余國慶攝
【記者調查】發帖人實名舉報六年,曾遭誣陷入獄
記者聯系上舉報人譚紅霞,她曾在向中福物業注資的國有企業中社福實業總公司中工作,早在2005年,譚紅霞已經開始向工商部門、檢察院舉報中福物業改制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隨后,她與父親、哥哥三人被黃石市黃石港區檢察院以涉嫌貪污罪批捕,審理期間父親去世。2010年6月,黃石港區檢察院撤銷此案,并對他們進行刑事賠償。
“前幾天我們兄妹剛到黃石簽收了刑事補償款。”譚紅霞說,“官司一了結,我隨即上網繼續對戚名振進行實名舉報。”
譚紅霞向記者講述了中福物業改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蹊蹺。
中福物業成立于1997年,由中社福、武漢市迅利達工貿開發公司和武漢市大江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1000萬元,其中中社福出資500萬元。戚名振既是中社福的董事長、法人代表,也兼任中福物業的董事長、法人代表。
譚紅霞說,中福物業是中社福眾多子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2004年中福物業改制,她一看改制后的股東登記表,更是大吃一驚,早就去世的戚名振的岳母竟然也是自然人股東之一。其他的23名自然人股東只有1人是原公司職工,也就是董事長戚名振,他以自己的名義出資60萬元入股。
譚紅霞趕緊到工商局查詢,讓她更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已經去世的周明金不僅“參加”了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審議的有關事項中“簽名”,還通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她說:“很明顯,岳母死而復生是戚名振在搞鬼。”
記者翻看中福物業改制前后的一系列文件梳理出中福物業改制時的脈絡:2003年11月中福物業向中社福遞交“要求轉讓股本的報告”,2004年3月中社福將投入中福物業的500萬元注冊資本和相應的股本比例原價轉讓給武漢市星王城市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隨后,在中福物業增資擴股過程中,時任中社福董事長、中福物業董事長的戚名振以自己和已故岳母的名義共出資600萬元入股。戚名振繼續并一直擔任中福物業董事長、法人代表。
譚紅霞說,戚名振最清楚中福物業的運營情況,他敢巨資投入說明看好企業的前景。改制后,中福物業果然實現了更大發展。2004年年底中福物業開發改制前儲備的“公安小區”地塊開發“中福時代”小區,2006年開發企業改制前的另一儲備地塊“津發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