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四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在湖北武漢召開,主題為“北斗應用——機遇與挑戰”。 來自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等社會各界的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2000余人參加了會議,通過學術交流、高端論壇、展覽展示和科學普及等一系列活動,分享學術研究的最新收獲,展示衛星導航應用最新成果,探討衛星導航應用服務模式,謀劃衛星導航產業未來發展。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標志著我國歷時八年,順利完成了北斗系統第二步建設目標。目前,北斗系統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等服務,在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測繪、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逐步成熟,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大眾車載、智能手機等應用逐步面市,正在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劉國治副主席在開幕致辭中指出,2012年北斗系統完成第二步建設,投入使用,國際衛星導航領域再添北斗光彩。北斗系統作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大家庭中的新成員,處于新起點、新階段,正面臨新機遇與新挑戰。穩定可靠先進的北斗系統和廣泛造福人類的應用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中國經濟社會乃至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北斗創造了空前的機遇,而全球多系統的兼容并蓄、競爭超越,應用企業的同臺競爭也使北斗面臨空前的挑戰。中國將更加開放,把北斗和其他系統、其他技術充分融合,堅定走合作共贏發展之路;更加務實,直面經濟社會重大現實問題,以用戶為中心,既求最好,更求實用,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和便利;更加清醒,抓住技術快速進步的機遇,奠定好應用產業的基石;更加創新,緊跟時代,追求應用產業更多的中國創造;更加合作,增進政府之間、政企之間、產業間乃至系統間的溝通與協同,讓全球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益盡情發揮。
“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孫家棟院士指出,衛星導航開辟了人們更精確地利用時空信息的時代,如今,衛星導航正與各類信息技術相融合,將開啟人們更智慧地利用時空信息的時代,為社會生產力進步注入新的生機。一方面,衛星導航正呈現融合軟件業、制造業、數據業、服務業等多行業復合型高技術智能信息產業的特點,人們已經開始超越導航信息的基本用途,去發現更多時空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價值。另一方面,衛星導航產業也從傳統的產品產業,向精度增強、電子地圖、位置服務、質量檢測、標準等相關產業拓展,進一步與汽車電子、地理信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產業融合發展,一個新的時空服務體系正在構建,綜合信息服務的巨大產業正在形成。
年會期間,中、美、俄、歐等國家和地區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官員、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就衛星導航新進展及發展趨勢做特邀報告。與會專家和代表就衛星導航系統的計劃、發展、應用和政策等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年會期間還頒發了第四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青年優秀論文獎、學術論文組織獎、展覽展示最佳創意獎、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推進獎和第四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舉辦了第四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與應用成果展,全面展示了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及國際合作的進展與成就。(記者 李博 通訊員 孫寶忱 王彥玢 陳飚 張翔)
實習編輯:李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