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包括京、滬、穗、深四大一線城市在內的全國多數城市仍未公布房價調控目標。據公開披露的信息,截至27日,僅有近40個城市公布了房價調控目標,且其中多數城市的房價調控目標與當地GDP增速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漲幅掛鉤,因此被認為是在強化房價上漲預期。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這一方面體現了房價調控之難,同時也釋放了政策依然會從緊的信號,預計調控政策近期還有可能陸續出臺。而近60家上市房企現金流大減千億元的消息表明,如果樓市成交持續低迷,下半年可能迎來開發商較大規模促銷。
進度
京滬穗深尚未公布房價調控目標
根據“新國八條”,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并于一季度向社會公布。
如今“新國八條”落地已整整兩個月,距離一季度結束也僅剩一周的時間,但多數城市仍未公布房價調控目標。
截至上周末,僅有寧波、濟南、海口、丹東、銀川、榆樹、佛山、沈陽、貴陽、昆明、蘭州、西安、合肥、岳陽以及山西省的20多個城市公布了房價控制目標,多數是二三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均未公布。
在已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近40個城市中,多數城市制定的目標與當地G D P增速目標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標掛鉤。寧波市政府25日正式公布《關于公布2011年度寧波市區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的通知》明確,2011年度市區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為保持住房價格基本穩定,新建住房價格全年漲幅低于年度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根據寧波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今年寧波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目標為10%。
在沈陽,房價增幅控制目標為2011年新建住房價格指數同比增幅低于當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增長幅度。而2011年沈陽計劃讓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 D P同增12%。
此次各地公布的房價調控目標普遍選擇與G D 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掛鉤,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認為,與G D P掛鉤有一定道理,但各地應體現差異性。根據國家統計局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國房價年度同比漲幅低于同年G D P的漲幅,高于同年C P I的漲幅,如果從過去十年的情況來看,各地制定房價漲幅低于G D P漲幅的目標有一定道理。
“但是每個城市的情況不一樣。”她進一步表示,現在還未公布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中,一些房價過快上漲的城市,其去年房價同比漲幅是高于G D P增速的,那么,它們將房價漲幅目標定在低于G D P增速能否做到就存在很多未知因素。
在聶梅生看來,房價調控目標的確定應體現地區差異,不能千篇一律地與G D P掛鉤。按城市類別來看,在自主需求為主的城市,其房價調控目標除了與當地經濟發展目標掛鉤外,還應與房價收入比掛鉤。而如果在新建商品住宅中投資、投機性購房所占比例較高的地方,比如出臺限購令的35個城市,它們的房價調控目標還應與CPI掛鉤。
此外,聶梅生還認為,針對不同的住宅類型調控目標也應該進行細分,比如高檔商品房、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
壓力
59家上市房企現金流大減千億元
“現在的調控不單單是對于房地產的調控,實際上在信貸這一塊,全部都是一個收緊的趨勢,有些房貸貸款已經批下來了,但等了很久就是不放,因為現在銀行手頭資金也比較緊張。”陸騎麟表示,在銀根緊縮嚴厲的調控政策下,開發商資金鏈趨緊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W IN 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截至記者發稿,兩市已有共計59家房地產類上市公司發布了2010年年報。年報顯示,雖然利潤增長整體仍然十分可觀,但房地產上市公司資金鏈整體趨緊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59家上市公司2010年共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4.24億元,同比增長35.9%。其中,上市房企四大龍頭萬科、保利地產、金地集團和招商地產分別實現了72.83億元、35.19億元、17.76億元和16.44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36.7%、39.8%、51.7%和22.3%。
雖然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四大地產龍頭中,萬科、保利地產、金地集團和招商地產2 0 1 0年 末 的 資 產 負 債 率 分 別 為74.7%、79.0%、71.2%和64.6%,同比上升了11 .5%、12 .8%、2 .2%和4.6%。
在現金流上,59家上市公司201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649.8億元,同比大減1026.9億元。四大地產龍頭中,萬科、保利地產、金地集團和招商地產201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2.4億元、-223.7億元、-30.4億元和-44.5億元,而2009年末,這個數據則分別為92.5億元、-11.4億元、-28 .7億元和70 .5億元。截至2010年末,59家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269.1億元,而2009年末,這個數據則為526 .8億元。數據還顯示,截至2010年末,上述59家上市房企的存貨總量已經達到了6414.9億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