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影響,4月9日,北京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從1元上調至2元。看似區區1元的變化,卻引起網民的強烈關注,有網民調侃“漲1元也是翻番”。更多網民質疑:“出租車行業利潤很大,為什么要把油價上漲的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這一塊錢究竟該不該掏,又該誰掏?對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進行了調查。
油價上漲乘客買單:網民“不買賬”,司機“不樂意”
【網友質疑】北京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上調的消息剛剛公布,便引來網民一片嬉笑怒罵。網民“鑫涵”說:“趁著還沒有漲價打個車繞著五環跑兩圈。”網民“淡淡咖啡阿布”評論說:“北京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從一元漲到兩元了,漲幅為100%。”還有的網民稱,一塊錢影響了正常出行,漲價后“坐不起出租車”,要“老老實實坐4毛錢的公交車”或干脆騎車出行。
【記者調查】悲觀、戲謔、質疑,網民們“不買賬”的態度似乎被帶到了現實生活中。北京出租車司機佟師傅告訴“中國網事”記者,燃油附加費上調后的這個周末,“能夠感覺出乘客少了一點”。
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采訪了部分出租車乘客,有乘客認為,汽油價格上漲后出租車的運營成本漲了,“燃油附加費稍微漲一點,在一個合理范圍內是可以接受的”。但更多的乘客表示:“把汽油漲價的成本都轉嫁到乘客身上,感覺特別不合理。”
9日是北京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上調的第一天。網民“悠悠飛翼”說:“今天打車,師傅還是只收了我1塊錢,看來他沒有我消息靈通。”但“的哥”佟師傅告訴記者:“哪兒是司機消息不靈通啊,這兩天坐車的乘客普遍感覺燃油附加費漲價后比較虧,不太愿意掏錢,我們也只能按1元錢收。”
“花2塊錢感覺好像比1塊多了好多!”網民“wendy-萬”的感受正是出租車司機們最擔心的。“別小看這1塊錢,有的人會較真兒,甚至因為這個就不坐出租車了。”佟師傅說,“政府本是說要以此補貼油價上漲對我們的影響。但活少了,直接影響的就是我們的收入。現在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點,所以司機們寧可自己吃虧,少收1元錢也要保住這個‘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