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城市的“銷售部”
“關于旅游那么多事務,如果都歸旅游部門管,那就更要亂套了。旅游部門不應該是行政管理部門。”鄒統釬告訴記者,在國外一些旅游發達的城市,沒有類似旅委或旅游局這樣的機構,有的只是旅游行業協會,主要工作是做營銷和信息服務。
“隨著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部門的功能也會發生改變,它應該成為產業促進部門。”裴鈺說。
在華雨農看來,目前中國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部門的工作應該主要有三項:行業管理、旅游規劃、城市的營銷推廣。最后一項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具體的項目建設、景區景點建設,我們都不做的,交給區縣、民營企業去做。”華雨農告訴記者,目前在杭州,只有重大工程,如西湖綜合保護、西溪濕地綜合保護、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等,由政府投資在做,“其他的,民營企業會自己找投資機會。”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成一個企業,旅游部門應該成為這個企業的營銷部,或者說銷售部。”華雨農說。
杭州對旅游業的重視,與旅游在杭州經濟中的優勢地位不無關系。2010年,杭州接待入境游275.71萬人次、國內游6304.89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1025.7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當年杭州市GDP的17.25%。
在各地“旅委”如雨后春筍般成立之時,“先行者”上海,卻為何走了相反的路,“回歸”旅游局?記者致電上海市旅游局,一位負責新聞宣傳的人士告訴記者,更名源于2008年底、2009年初上海進行的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但更名的具體原因不太清楚。
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與上海旅委并未真正起到“統籌協調”作用,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旅游局”層面上有關。“因此,如果北京旅委不能真正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那它的作為空間也比原來的旅游局大不了多少。”鄒統釬說。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