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今年,CPI指數一路上揚。隨著物價上漲,消費者手中的現金與去年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縮水。一年當中,相同的錢帶來的生活品質卻不同,記者以3戶普通家庭為樣本,借他們的賬本來看看一年間,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變化。
程阿姨的賬本
肉價漲得“肉疼”
與兒子住在一起的程顯鳳,2006年退休后就開始記賬,那個當年1元錢買來的記賬本她一直用到現在。記者翻開這本記賬本,看到2006年的豬肉價格也就是六七元錢一斤,到2008年漲到十三四元錢一斤,2010年豬肉價格有所回落,大概是每斤9元多錢,但是到了2011年,豬肉的價格發生了飛漲,程女士買的豬肉最貴的達到20元錢一斤。去年到現在,一年之中豬肉的價格漲了一倍多。
關于吃肉的次數,程顯鳳說,“以前幾乎頓頓有肉,現在變成全家每周改善一次了。”賬本上記錄著,7月4日~7月10日這一周,程顯鳳對于豬肉及相關產品的花費僅在7月9日發生過一次。當天,程顯鳳買了二斤多排骨,她花費的金額是40元。“當天晚上,我做了頓紅燒排骨,我們家可能有兩個多月沒吃這道菜了,小孫女吃得太香了。 ”程顯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