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在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方面,上半年,五大國有銀行繼續保持“雙降”。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工行和交行不良貸款率降至百分之一以內,分別為0.95%和0.98%。
工行行長楊凱生透露,7月底工行不良率較6月末進一步下降,7月底僅為0.92%,工行信貸資產質量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我們預計農行下半年不良率仍會處在下降趨勢中,整個銀行業幾家大行不良貸款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除非中國經濟出現很大的波幅。”農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
中行行長李禮輝則相對謹慎。他表示,下半年和明年中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可能會有所上升。但由于中行的不良貸款率已經非常低,在此基礎上出現波動屬于正常。
此外,半年報顯示,除工行和農行的逾期貸款較年初略有減少外,建行、中行和交行的逾期貸款均較年初略有增加。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今明兩年將是地方債務到期高峰期,地方融資平臺的潛在風險不能忽視。而中銀國際報告則認為,逾期貸款絕對額略有上升,小企業貸款以及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不良率的變動將是關注的重點。
不會大規模股權融資
經過密集融資,商業銀行資本得到有效補充。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五大行資本充足率都達到了11.5%以上。其中,工、中、建、交在12%以上;核心資本充足率方面,工行、農行及交行在10%以下,中行、建行則在10%以上,建行達到10.42%。
銀監會此前就銀行資本監管的新標準征求意見:正常時期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1.5%和10.5%,原則上應分別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資本達標。
雖然市場憂慮銀監會公布的資本新規會給商業銀行帶來資本壓力,但多家銀行高管對此表示樂觀。工行董事長姜建清透露,按照新規測算后,工行資本充足率將上升0.17個百分點。中行行長李禮輝則表示,新規將對中行的影響在0.2-0.3個百分點之內。農、中、建三家銀行高管均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承諾未來兩年不會選擇股權融資。
姜建清則表示,未來工行補充資本將以自身利潤留存為補充主渠道,未來有可能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少量融資。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