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礦價繼續上行可能性大
而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還不是鐵礦石價格往上攀爬的終點。
高盛集團分析師Malcolm Southwood日前上調鐵礦石價格預期,認為中國和其它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未來幾年供需依然吃緊,這種信心支持其上調價格預期。高盛將澳洲重要產礦區皮爾巴拉粉礦2013年價格預期由之前的120美元/噸上調33.3%,到160美元/噸,2014年上調32%,到125美元/噸。
力拓公司則預計,未來8年內,鐵礦石需求將超過現有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礦石產量,持續高價格的預期刺激必和必拓、力拓、FMG等礦山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投資幾億美元擴建產能,而擴建成本通脹又對礦價起到一定的支撐。
除了旺盛需求的支撐,“現在三大礦的壟斷地位仍沒有被打破。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控制產量,當發現有供大于求,價格下行的苗頭的時候,就會非常行之有效地控制產能。三大礦山現在占到行業產能的百分之六七十,它們的產能一控制,整個全球的產量就會下來。”昨日,聯合鋼鐵網分析師胡凱亦向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鐵礦石的供求都不會非常寬松。
“中國鋼鐵業將長期處于微利或者虧損邊緣,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向上游轉移。”胡凱道。
鐵礦石欲建協調保障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網站昨日披露,8月30日,工信部在京組織召開了鐵礦石保障協調機制工作組第一次會議。除了工信部之外,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有關司局,鋼鐵協會、五礦商會作為協調機制工作組副組長單位,18家鋼鐵企業和貿易企業亦作為成員單位加了會議。
據悉,該工作組組長由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擔任,成立目的是具體推動我國鐵礦石資源保障體系建設,促進鋼鐵工業健康發展。主要職責包括建立定期會商制度,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和重要信息,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結合鐵礦石資源保障重大問題,組織開展調研活動,提出對策建議等等。
這一協調保障機制小組具體將如何為鐵礦石“保駕護航”目前尚不得而知,而在胡凱看來,中國鋼鐵業要想突圍,最終出路還是在于要盡可能地在全世界多收購、控制一些品位高,開發成本低的礦山,打破三大礦山的壟斷。
“現在出現了這樣一個悖論。中國國產礦大家都知道品味很低,你要把他開發出來就必須建立在價格很高的基礎之上。如果不能達到很高的價格,這些礦根本就沒有經濟利用價值。”胡凱認為,很難依靠開發國產礦來實現讓鐵礦石供大于求、價格下跌的目的。
但是他也坦陳,對于中國鋼企來說,海外買好礦這條路也并不容易,不僅需要巨額資金,而且蘊含的風險也不小,“短期內看不到三大礦壟斷地位被打破的趨勢。”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