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已持續一年多時間,“金九銀十”的慘淡成交量讓許多房地產公司提前感受到冬天的寒意。記者梳理上市房企經營業務發現,今年以來已有十幾家開始悄然進軍礦產,同幾年前其他行業上市公司風風火火進入樓市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
“春江水暖鴨先知”。房企轉投礦業是否在尋求“避風”,樓市“寒冬”是否已然臨近?專家認為,嚴峻的市場形勢迫使房地產企業開始主動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投資者對未來收益的預期,但過多資金由房企流向其他行業也可能給今后的樓市供給帶來不利影響。
十余家上市房企盯上礦產
今年9月,北京華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這家公司擬出資5400萬元收購深圳市隆興投資有限公司所持陜西盛安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的90%股權。而在3個月前,華業地產還對外界披露,擬在新疆塔城地區托里縣設立全資子公司,用于收購金礦等礦產資源的采礦權、探礦權等。記者了解到,華業地產的主要經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收入占公司去年總收入超過98%。
今年以來,像華業地產一樣,由經營地產轉向礦產領域的上市房企還有不少。
5月,山東中潤投資控股集團控股子公司中潤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另外一家山東企業以1.17億元受讓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黃金四川公司共同持有的四川平武中金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和6190萬元債權以及湖北三鑫持有的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6月,萊茵達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擬在貴陽市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隨后,這家子公司便收購了貴州黔南華益礦業公司35%股權。
據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在內地126家主業包含房地產開發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3家公司進入礦產行業,總投資超過29億元,涉及銅礦、鐵礦、煤礦、錳礦和金礦等礦產資源。如果算上去年早已轉向的企業,進軍礦業的上市房企則接近二成。
對于為何突然轉投礦產,一些公司給出了坦誠的答案。華業地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房地產業務按計劃穩步進行,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銷售增速減緩,為了增強抗風險能力,決定在礦產資源開發領域開拓新的業務渠道,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公司新的、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一些業內人士已注意到了這種“逆轉”。齊魯證券分析師劉保民說,與往年相比,上市房企參與礦產開發已經不再是個別現象。隨著礦產資源逐漸稀少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上市房企進入這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