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氰胺”令洋奶粉光環褪色 能否撼動銷售潮?
洋奶粉一直被視為品質的象征,然而近期爆發的“雙氰胺”事件卻使洋奶粉的光環褪色。
1月24日,新西蘭官方證實,該國牛奶和奶粉中發現存在低毒的化學物質雙氰胺(DCD)殘留,此次“中槍”的是新西蘭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恒天然集團。恒天然集團在中國有多個合作伙伴,包括明治、雅培、美贊臣、雅士利、惠氏等著名奶粉品牌。
雖然新西蘭官方及相關企業一直強調“極其微量”和“不會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但鑒于消費者對嬰幼兒奶粉安全的敏感性和零容忍度,新西蘭奶粉銷售還是受到一定影響。南方日報報道指出,來自淘寶的最新數據顯示,最近7天“新西蘭奶粉進口”的成交指數環比下降50%,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新西蘭代購奶粉”26日成交指數為“2”,27日急速下滑至“0”。
我國對新西蘭奶源高度依賴,存在很大風險。一旦新西蘭奶源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會給國內乳制品行業帶來嚴重影響。加上近年來美贊臣、日產奶粉等洋品牌均被曝出負面新聞,洋奶粉的安全性也逐漸受到質疑。
對于本次“雙氰胺”,雖然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相關部門也已經介入,但我國并沒有雙氰胺標準。“洋奶粉”安全關難過,科學制定國標勢在必行。有關專家建議,質檢部門應格外關注通過代購等各種渠道輸入境內的洋奶粉,細化并加強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