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房價首先要降地價
新華網記者:您認為調控中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顧云昌:房地產調控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就房價而論房價,應該找到房價上漲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加大土地和住房的供應量。在過去歷年的調控中,政府對遏制需求下得力度很大,但對加大供應量方面則是說得多,做得少,這就是調控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在中央也要求加大土地供應量,但是地價卻始終沒有降下來,在土地供應計劃的完成方面也沒有得力的措施,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土地供應計劃下得很晚,每年4月份才下達;第二,土地供應計劃完不成,沒有問責制。為什么土地供應計劃完不成呢?一是由于土地價格太高了,開發商買不起,二是土地的位置太偏遠了,交通不便利,配套設施沒搞好,開發商不敢拿。
所以政府要在保證土地有效供應上面大做文章,開發商既不能“捂盤惜售”,政府也不能“捂地惜售”。這些現象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土地制度和財稅體制造成的,所以進行制度性得和長遠性得改革很重要。
現在房地產調控更多地是采用的行政的方法,扭曲了市場的機制。整個宏觀的房地產市場我們更多是抓了細節問題,而政府方面的土地供應問題始終沒有上升到調控非常重要的方面。
楊紅旭:我國的房地產調控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主要是抑制需求,而增加有效供應不足;再如,更多使用了行政手段,而對經濟手段重視不夠。所以,應進一步完善住房制度,盡快形成保障房和商品房的供應雙軌制,建立調控市場的長效機制。但必須承認一點,周期性的市場調控,不可能完全取消和廢棄。
建議改變對中高檔商品房價格的直接干預局面
新華網記者:限房價,應該怎么限,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馬先標:我建議調控要實現“限房價”到“限普通商品房價、限保障房價”的轉型。即要改變對中高檔商品房價格的直接干預局面,將調控的重點對象集中到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上來。因為普通民眾很難負擔起中高檔商品房,所以限制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價格至關重要。中高檔商品房可以按照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確定價格,不必用行政的手段過多地干預。此外,限購、差別化信貸、房產稅改革和大力發展保障房的政策工具需要繼續實施。
我建議將普通商品房的面積戶型和必要指標進行兼顧省級區域特點的有適度差異的引導性設計、多渠道多方式供給城市普通商品房,如大學、機關、大型企事業的集資建設普通商品房等,政府也可將已建空置的商品房樓盤回購,改造、配置到上述機構需要房源的群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