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
不是特別累就坐公交
市民李小姐家住三元橋地區,公司在798附近,打車上班不堵車的話需要支出20元左右。由于公交車并不十分方便,她已經習慣早上起晚了或者晚上加班時打車上下班。
出租車價格調整后,李小姐打車的費用可能會漲至25元左右。雖然單次增加的支出并不大,但是李小姐說,如果平均一天打一次車,一個月下來就要多150元左右,這還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工資沒有增加,支出卻多了,以后如果不是特別累還是坐公交車上班,盡量早起一些。
市民王小姐表示,早晚高峰堵車已經是常態,且時間不短,按照新政策,這期間打車的費用是非常高的,并不劃算。“與其這樣,不如去擠地鐵,地鐵站點密,而且不用擔心堵車。”
價格漲服務得跟上
梁海晨來自首汽公司,也是聽證參加人之一。在聽證會上,他支持2.6元的方案。調價方案昨天公布后,北京市交通委、發改委、質監局、交通執法總隊等多家相關單位召集北京各出租公司開會,通報方案并對出租公司提出要求。
梁海晨表示,漲價后,企業和出租車司機的責任都更重了,價格上漲,服務也得跟上才行。對于公司,任務可以分為近、中、遠期。近期就是要組織好調價工作,安排好調表,把對運力的影響減到最小,還要組織培訓。接下來要研究電召服務,進行推廣,盡量縮短過渡期,這對提高出行效率、節約道路資源、節能減排都有益;中期任務就是提高服務水平,怎樣保證出車率、怎樣緩解打車難等問題都要進行系統分析。此外,價格漲了,如何對拒載、篩活兒、議價等司機做出處罰,保證不再發生,都是研究課題。
對于遠期任務,梁海晨認為,大家都在詬病企業制度,但企業制是在放開出租車行業的痛苦實踐后形成的,有其存在的價值,關鍵在于如何加強管理,讓公司不是黑心老板,他認為下一步對企業、駕駛員進行信譽考核是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