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1%,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收入是經濟增速的滯后指標。劉樹成說,中國經濟增速近年來總體上連續下降,影響了居民收入的增長,使消費和投資的關系更加難以理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經濟增速對百姓的影響還表現在就業上。在某知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分所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公司一直在控制員工數量,9月底公布的一年一度員工升職率也下降了,今年應屆生招聘人數也會下降。
“宏觀基本穩住了,并不意味著微觀就充滿活力了。還有很多企業和地方不適應轉型期的新形勢,調結構是長期艱巨的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直言。
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的當天,正是第114屆廣交會一期展覽的倒數第二天。展館內人流攢動,但到會客商人數從上屆同期9萬多人降到了8萬出頭。
“我們努力開拓國內市場,積極運用電子商務。但今年人工成本上升了20%,借款利息高到接近兩位數,希望國家能夠幫助我們挺過難關。”經營自行車業務的廣州凱路仕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永豪說。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強調,盡管增速反彈,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回升基礎不牢、內生動力偏弱的突出問題。
全年目標能完成 政策仍須長短兼顧
一方面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另一方面百姓和企業仍然感到當前還是比較困難。未來何去何從?
“總體來講,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是大概率的。”盛來運說,即使四季度經濟增速比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對此很有信心。
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基數的抬高,以及經濟內生動力依然偏弱的實際情況,牛犁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有可能會比三季度略有回落。但即便如此,年初提出的全年7.5%的增長目標能夠實現。
劉樹成認為,當前要把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結合起來整體推進,長短兼顧、統籌把握。要充分認識到經濟回升的基礎仍然不牢,當前經濟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仍需鞏固,給市場好的預期至關重要;同時要積極引導企業和地方,抓住經濟向好的有利時機,投入真金白銀推動轉型升級;對于關系民生的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問題,要采取過硬措施爭取有所突破。
“下一步特別要借助改革的推動,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完善政府宏觀調控,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讓百姓更多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劉樹成建言。(記者劉錚、雷敏、劉羊旸、王攀、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