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某部四級軍士長賈元友,在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時代,學信息化、鉆信息化、干信息化,成為新時期信息化條件下的優秀士兵。
這是八一前的一次軍事演習,左路攻擊群發起攻擊,賈元友駕駛某新型坦克參與其中,他在數秒內發射5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一項新的射擊記錄誕生了。
北京軍區某部四級軍士長賈元友:看到了嗎?看這就是穿甲彈的威力,看見了嗎?從這個地方穿進去之后直接把中桶油箱干爛了,你看你看燒的我,哇,太棒了,而且中間隔了一個彈架,你知道嗎?激動的我都流汗了。
這次演習是我軍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期間的一次重大行動,重點是檢驗武器裝備的使用性能和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火力打擊能力。賈元友又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北京軍區某部四級軍士長 賈元友:戰場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哪怕是慢0.1秒鐘,你就是敗將。
士官是軍隊的兵頭將尾,賈元友信奉的是,兵頭就要有兵的擔當、兵的本領。1998年,剛剛入伍的賈元友,就憑著“要第一不要命”而聞名。5公里越野,他比大綱規定的優秀標準快4分鐘;自動步槍射擊,5發子彈打49環,奪全師第一;手榴彈投擲、400米障礙等科目的成績,全團新兵也無人能及。新兵訓練結束,他在同年度兵中第一個拿到通信能手特級證書;課余時間學習二炮手專業,三個月就突破全團裝彈最高記錄。
北京軍區某部四級軍士長尤海強:這炮彈足有七八十斤,那時候賈元友一舉就是100多下,練臂力的時候胳膊腫了,手掌也是破的,他還是咬牙堅持。
憑著永不服輸的頑強作風,賈元友4年完成了別人9年才能完成的訓練科目,第一個成為特級通信能手、特級射手、特級駕駛員的“三特精兵”。一次軍區組織裝甲兵實彈射擊比武考核,遠在千米外的目標時隱時現,最后一個登場的賈元友用心計算著風向風速,目測著射擊距離,隨著命令下達,他指揮坦克直撲射擊地域,4次瞄準4次擊發。硝煙散去,觀察所驚奇發現,四發炮彈竟從一個彈孔穿過,四彈連一孔,考核組經過再三確認,這就是一個奇跡。
北京軍區某師師長朱亮:如果我們的軍隊有一大批像賈元友這樣的人,我們英勇的部隊將是一支戰無不勝的無敵之師,將會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