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主辦,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江蘇中華文化學院承辦的第七次全國中華文化學院工作會議暨“中華文化與和諧社會”論壇,6月20日在寧開幕。省委書記羅志軍會見了出席論壇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葉小文一行。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講話。
張連珍在講話中說,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的總和,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是中華民族共同價值觀的載體,是當今中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它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形態,也包括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文化具有認知、教化、審美、娛樂、傳承、塑造等功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春風雨露,能夠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思想保證,提供正確價值取向,提供堅強道德支撐,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張連珍強調,文化是根,是魂,是神采,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江蘇省政協充分發揮人文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重點圍繞文化建設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課題,深入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常委會議等進行專題協商。支持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文化強省建設的生動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界人士投身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十二五”規劃描繪了未來五年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對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了戰略部署。相信全國及各地中華文化學院一定能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更好地承擔起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為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
葉小文在主持論壇開幕式時指出,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0-2020年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對于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社會主義學院和中華文化學院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機遇。貫徹《綱要》,全國的社會主義學院和文化學院,要做到“三個爭取”(爭取領導、跟上時代、進入主流)、“三個納入”(納入地方“十二五”規劃、納入全省干部教育體系、納入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系)。中華文化學院要珍惜機遇,立足中華文化,創造工作平臺;立足統戰工作,加強對外聯絡;立足港澳臺海外培訓,培養愛國人才,力爭辦出特色、形成品牌。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江蘇省委主委、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趙龍,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羅一民分別在論壇上致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央社院副院長邵鴻,省政協秘書長劉國中等出席會議。
本次論壇以“中華文化與和諧社會”為主題,集中研討了中華文化和諧思想的當代價值、中華文化和諧思想與民族凝聚力、中華文化與階層和諧等涉及中華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課題。論壇收到論文近百篇。來自全國各地社會主義學院和中華文化學院的代表,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負責人等出席論壇。
來源:新華報業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