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來臨之際,南京龐大的推盤量讓業內外眼前一亮。“金九不金”,期待已久的“銀十”該按時到來了吧?然而事與愿違,據網上房地產的數據,國慶七天南京全市共認購新商品住宅767套,日均認購量109套,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4%。然而3000套左右的推盤量卻比去年同期高出5倍多。如此多的新房源卻只得到相當于去年同期七成多的認購量,證明“銀十”不僅沒來,而且市場仍是“冷風陣陣”。
近幾年國慶長假樓市銷售情況
2007年 接近2000套
2008年 1398套
2009年 1263套
2010年 1014套
2011年 767套
認購量“泄了”,該“真降了”
“國慶節,曾經呼風喚雨的盤都泄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郊區盤,下半年來頹勢越發明顯,發誓要改變人們居住方式的大平層掛了,特價也拎不起市場,剛需盤沒有價格戰的烽火點亮,買房人更是找不到目標了。”面對國慶長假的南京樓市,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感慨。
的確,對眼下的市場說“萬馬齊喑”幾乎再形象不過。截至昨晚10時,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國慶七天南京購房者共認購了約767套新房,平均每天認購量只有109套。這個數字比去年國慶假期低了約24%。然而,這個長假南京樓市的推盤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據本報在長假前所作統計,國慶期間南京共有約2500套新房源上市,比去年同期多了近5倍,而如果把在9月28日到9月30日“搶跑”的樓盤也算上,這個數字有近3000套之多。低迷的銷售量不但使新房數據頗為難堪,龐大的推盤量更是為庫存房源增添了新的壓力。
從個盤的銷售成績來看,中糧彩云居、中海鳳凰熙岸和保利羅蘭香谷等“名門大戶”所取得的五成、六成和七成的認購量,已經是一眾樓盤中的佼佼者了。其他來自江寧、奧南、江北等板塊區域的樓盤幾乎都只有兩位數的認購量。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數據不會騙人,噱頭玩夠了,是到“真降”的時候了。
住宅盤賣不過非限購投資盤
國慶長假唯一的亮點就是非限購的投資型房源。據記者了解,長假期間南京市內及都市圈地區上市的一棟商業樓和一棟住宅樓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前者是位于安德門附近的明門公寓2期微社區,以其不到10000元/平方米的“親民價”,換來了不錯的銷售。據一位負責人介紹,該盤于10月1日推出的33-55平方米,40年產權自由商務公寓,最終收獲了約八成的銷售量。而后者碧桂園城市花園則于10月6日推出了1000余套新房源,折后毛坯均價為高層3580元/平方米、聯排別墅4980元/平方米、雙拼別墅8180元/平方米。近千名購房者再次證明了南京投資型購買力的旺盛。而在當天的認購現場,更是有位出手闊綽的神秘購房者一次性攬下9套高層房源,總價高達300萬元。據記者了解,截至昨晚6點,雖然推盤量巨大,但該盤也消化了近七成的房源。
“幾個地方政府努力也頂不過一個碧桂園。”一位安徽某地縣長曾說出這樣的話。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副所長吳翔華表示,在限購令持續存在的前提下,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樓市的整體低迷仍將改變不了。這樣非限購樓盤就給需要保值增值的資金提供了一個缺口,但這個“缺口”吸引資金的前提是擁有升值預期。如果價格不合理、與地段不匹配也無法產生這個預期。從長期來看,具有真實居住需求做支撐的非限購區域會更加“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