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外交學院與歐盟安全問題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全球趨勢2030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的《全球發展趨勢2030相互聯系的多中心世界中的公民》研究報告稱,全球中產階級將強勢崛起,到2030年,80%至85%的中國人將成為中產階級。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消息一出,立即圍觀不斷,誰是中國的中產階級?江蘇的中產階級有多少?昨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社科院專家。
中產階級是啥標準?
中國中產階級存官方和民間兩版本
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黃南表示,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職業能力及相應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于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不過,以上是官方版本,被指太籠統不是太直觀,于是網絡上的一些民間版本似乎更被大眾所接受,根據網友們的意見,記者專門搜羅了2012中國中產階級的十大標志:個人年收入30萬元以上(包括持有上市的股票或期權);有至少一處一線城市房產(等價值房產)以及一輛自動擋并安裝好導航的私家車;每年都會用至少12天年假國內外旅游;會養寵物,要求血統純正,尤其偏好養貓狗魚馬;對于科技產品會關心備至,至少擁有一個apple產品,至少擁有任何系統下的pad一部;對一些時髦的文化感興趣,擁有圍脖微信賬號,懂得古玩方面的知識;熟悉各種禮儀,談話中會對中外文化對比,國內現象等積極闡述自我觀點;有夜生活,知道時下好玩的酒吧,飯館,咖啡廳,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劇和芭蕾舞劇,并經常去電影院觀看時令電影;談話中經常夾雜工作中專業的外語單詞,聽眾不懂再用中文解釋;著裝隨便,一種非常刻意的隨便,低調的奢華。
“不管官方的也好,民間的也罷,這些標準都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到2030年,這些標準肯定將有所變化。”黃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