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發布人性化災情警示、全力搶險保障群眾生活、市民自發接送滯留旅客、鐵路不通公路兜底……南京城憑借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互助和相關部門的人性化服務,沉著應對臺風“海葵”。
盡管并不處于“海葵”肆虐的中心地帶,但南京城還是遭受了較大影響。8日來,最大風力超過8級,多地大雨局部暴雨、特大暴雨,24小時降水普遍在100毫米以上,溧水縣愛民村甚至達到327毫米。據南京市氣象局預報,預計9日白天南京大部分地區還將維持6-7級陣風、8級的東北大風,雨量則有所減弱。
為了讓市民更加沉穩地應對“海葵”,南京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制作了2000份防汛宣傳畫,直接分發到街道,張貼在各小區宣傳欄。防汛宣傳畫一共分為預防、警示、和應對三篇,通過漫畫形式向市民宣傳相關知識。與此同時,“南京氣象”與“南京發布”等官方微博也一直密集地發布著有關“海葵”的最新信息。
家住裕華民居小區的王啟明說:“政府如此人性化的服務,讓人覺得很溫暖,也讓人更加有信心。”
由于風力較大,8日南京城有上百棵行道樹被刮倒,甚至有路人被砸傷。9日一大早,出行的市民卻發現那些被狂風刮倒的大樹早已不見蹤影。南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8日夜,9200名市政、環衛、綠化工人奮戰街頭,不但清理了處理了刮倒的101棵梧桐樹,還拆除10處抗臺風薄弱的廣告牌。
“南京南站目前有500多名旅客滯留,若你正開車在路上,請打開雙閃,每一位在路上不能回家的人需要你的幫助,風雨無情江蘇有愛!”8日晚這條微博發出后,立即得到了眾人的關注。一輛輛打著“雙閃”的車輛頂著狂風暴雨,往來于南京的車站、超市等人流密集區,免費送人回家,直至午夜。
一位被接到市區的乘客告訴記者,閃爍的“雙跳燈”,帶來的不僅是及時的幫助,也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著溫暖和力量,讓人感覺到南京這個城市特別可愛。
8日下午,由于滬寧、滬杭、京滬高鐵等鐵路列車停運,不少人涌向長途客運站。為應對激增的客流,當天下午,南京中央門長途汽車站售票大廳的14個窗口全部打開。為了方便從火車站“轉移”來的旅客,車站加開了蘇錫常等滬寧線方向班車,每半小時1班,每趟車均滿員。南京客運南站蘇錫常方向同樣也增開了10多個班次。南京市運管處處長錢成林明確表示:“滯留乘客公路運力將全力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