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高層建筑一旦由于受臺風、地震等影響而出現安全問題,大樓系統將及時發出警報;地下管網的故障不用挖開路面就能找到故障原因甚至進行修護……這些帶有科幻色彩的設想即將在我們的城市成為現實。昨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我市首個國家級“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控制物聯網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日前正式通過科技部批準立項。該項目的實施將為城市基礎設施裝上“安全閥”,并將最新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民生工程。
此次立項的項目將被稱作“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重大城市基礎設施中,將信息技術的觸角延伸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各個角落。該項目將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控制物聯網成套技術,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感知、傳輸、計算、監測控制、遠程協作和自治六大功能。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市還將與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合作,建立跨區域、跨網絡、跨平臺的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控制物聯網示范網。
由市科技局組織,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四家科研機構共同承擔的這一項目預計投入資金5800多萬元,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2500多萬元。項目計劃于2014年年底完成。
來源:大連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