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實施學業考試
語數外分值減少 歷史思品閉卷改開卷
新增生物地理閉卷考 外語考試新增人機對話
按照新政,從2016年開始,實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學業考試的分數既是初中畢業生升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初中畢業生的畢業成績。
學業考試包括學科考試和學科考查兩部分。與現行政策相比,學科考試的變化是:將語文、數學、外語的150分調整為120分,其中外語考試含人機對話測試20分;將文綜合即思想品德、歷史考試調整為開卷考試;新增生物、地理同場閉卷考試共90分,為初二結業考試。
學科考查的變化是:新增信息技術考查、音樂和美術考查、綜合實踐活動及地方與學校課程成績評定,這三項與現行的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一起,采取等級制評價,分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報考省級重點高中。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A(優)、B(良)、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 A、B、C檔的學生準予畢業,同時獲得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資格,得D檔者不得報考高中階段學校。
政策解讀:新增科目不會增加學生負擔,因為初中生壓力最大在初三,而生物和地理考試在初二時就已進行。新增的外語人機對話,會讓學生對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更加重視。
中考指標到校計劃將取消分數限制
在高中招生錄取方面,從2014年開始,取消指標到校生錄取的最低分數限制。科學確定普通高中錄取最低分數線,逐步適當提高普通高中錄取分數。
政策解讀:今年,沈陽市中招繼續實施省級重點高中指標到校生按招生學校統招公費生錄取分數線降40分的錄取政策。如學校符合條件的生源不足,剩余指標轉本區、縣(市)統招。由于這項政策,一些薄弱學校因為學生成績不夠,存在名額浪費的情況,而這些剩余指標大都被區域熱點學校再次分配。取消最低分數限制后,薄弱學校指標到校的名額將落到實處,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均衡發展。但也有重點高中擔憂,如果學生分數過低,可能會跟不上學校教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