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要通過‘外企之家’建設,做外企之友、解外企之憂、架連企之橋、鑄護企之盾,讓市外經貿局真正成為外商最信任、最依靠、最離不開的‘家’。”——沈陽市外經貿局局長 顧少清
來自塞爾維亞的Nenad Ivkovic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到遙遠的中國沈陽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但在申領中國駕照的時候,卻遇到了難題。
當地車管所電腦系統中暫未列有塞爾維亞國籍,因此無法制作準考證,Nenad Ivkovic無法參加考試。由于工作內容的特殊性,中國駕照對他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他所就職的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也急需他能早日上崗全面開展工作。
沈陽市外企協會得知企業遇到困難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安排專人了解詳情,并與交警支隊主管駕照工作的有關人員取得聯系,幫助企業順利辦理了Nenad Ivkovic的駕照。
目前,Nenad Ivkovic 先生已經持新駕照工作在研發崗位上。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對于協會的周到服務也很感激。“協會真是急會員企業之所急,這樣的“小事”,能安排專人幫助解決,讓我們很感動!”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招商引資的命脈。”沈陽市外經貿局局長顧少清說。
過去幾年,沈陽市不斷完善外資企業服務和保護機制,以最優的政策吸引客商、以最大的誠意感動客商、以最佳的服務留住客商。
為此,2012年沈陽市外經貿局成立了沈陽市外企協會,即“外企之家”,在這里,無論是項目審批還是貿易合作,無論是建議投訴還是人才輸送,甚至外商子女就學這樣的生活問題都會有人幫忙解決。
“我們就是要通過‘外企之家’建設,做外企之友、解外企之憂、架連企之橋、鑄護企之盾,讓市外經貿局真正成為外商最信任、最依靠、最離不開的‘家’。” 顧少清局長說。
為了更緊密聯系外企,外企之家建立了聯絡員制度,與140多家企業建立聯系,隨時了解企業需求。并強化外商投訴受理工作,對重大投訴案件進行“會診”,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
不僅如此,外經貿局還改善了工作流程,推出包括上門辦理年檢、網上指導、綠色通道、一條龍服務等方式,方便企業辦理年檢和審批手續。
沈陽市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今年三季度,沈陽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12家,實際利用外資40.3億美元;新簽對外投資項目25個,協議投資額6105萬美元。
“從改革開放30多年來看,投資者對我國的基礎設施、勞動力成本、生活質量和總體經營成本得到一致的認可。如今多數投資者顯得更加理性,更加關注的是政策、法制、管理、服務等軟環境方面的問題,軟環境已經成為投資者確定投資區域的首要決定性因素。沈陽外企之家正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體現,對提升投資軟環境具有積極意義,”遼寧大學商學院教授邵建兵說。(記者 吳勇 劉策)
實習生:鐘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