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清點制造假酒的原料、商標、包裝盒 通訊員 金鑫 記者 張路橋攝

商報圖形 徐僑唯 制

丁先生買到的漢堡 記者 劉嵩攝
1000多元的“茅臺”酒,竟是用廉價的醬香型散裝白酒勾兌而成;400多元的“劍南春”,原料竟是幾塊錢的綿竹大曲……市民購買的高檔白酒,可能只有酒瓶是真的。昨日,記者從渝中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分局破獲了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當場查獲假冒茅臺、五糧液等名酒標共3萬余套。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涉案金額正進一步統計中。
抓捕時嫌犯欲開車沖向民警
3月28日,渝中區公安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一男子在大量銷售各種假名酒。接到線索后,渝中區公安分局立即安排警力,展開秘密調查。經過連續多天對此男子進行跟蹤偵查,偵查員發現嫌疑人張某在大量售賣假冒名酒標識,并逐步掌握了嫌疑人張某制販假冒名酒標識的證據,查清了張某的送貨路線、地點和倉庫。
在掌握了具體情況后,警方決定于4月16日開始收網,展開抓捕行動。辦案民警跟蹤嫌疑人張某到達渝北區沙坪鎮,在沙坪鎮一門面庫房,將正在進行假冒名酒標識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徐某某等人捉獲。
“他發現我們圍堵后,竟跳上車準備開車撞向我們。”渝中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政委王曦回憶說,當時情況十分危急,一名干警沖到張某車前一動不動,其余民警立即駕車擋住張某去路。見走投無路,張某只好下車就擒。
現場查獲3萬多套名酒包裝
警方幾路出動,現場共查獲3萬多套名酒包裝。
在沙坪鎮徐某某制售假冒名酒的倉庫內,警方當場查獲了大量用于制造假酒的原料、商標、包裝盒、制假工具以及大量的假冒名牌白酒。另一組民警則趕赴渝北區武陵路,在張某生產假冒名酒標識的窩點,當場查獲假冒五糧液、瀘州特曲、劍南春、茅臺酒等名酒標識(含包裝盒、包裝箱、防偽瓶蓋、手提袋、防偽標識)共24000余套。
4月28日、29日,專案組對犯罪嫌疑人張某的3個銷售下家—假酒生產窩點,進行了查處。它們分別位于渝中區解放西路209號、渝北區錦龍路41號、江北區無線電三廠附近一廢品收購站,當場查獲各種名牌假酒50余瓶和大量假冒名酒商標標識。與此同時,專案組民警聯合市商委工作人員,在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98號一副食店內,將犯罪嫌疑人徐某某的下家—一銷售假酒的犯罪嫌疑人徐某捉獲。
為徹底查明并搗毀這個制售假酒網絡,專案組對張某和徐某某進行了突擊審查,從造假源頭到流通環節,民警對這一非法制售假酒網絡的下家進行了縱深調查。
縱深
制假如何分工?分工明確呈“金字塔”結構
“張某就是這個制售假酒網絡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金字塔’的塔頂。”王曦介紹,首先由張某進貨,將購來制作假名酒的包裝和標識進行組裝,并轉賣給徐某某等下家制作假酒。
然后,徐某某等下家制作成假酒后,并再次聯系下家進行銷售。經查,自2009年上半年以來,其中一名銷售下家徐某從徐某某處購買假酒,四次從徐某某處花6000余元購買假酒92瓶,并通過其開的副食店進行非法銷售,銷售金額2.8萬余元,非法獲利2.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