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
限速后上百件快遞怎么送?
林東是圓通快遞成都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快遞員,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床,晚上九十點才下班,平均每日收件、送件總量達到100余件,在同行中間享有“林飛人”的美譽,而他的制勝法寶就是一輛電馬兒。
“現在快件越來越多,我每天都是騎著它不停地跑,又快又方便。”林東坦言,速度快的時候,他的電馬兒能飆到40公里,“騎慢一點可以,但那么多快件怎么按時送達?拖延一點時間都要遭客戶投訴。”林東說,他和同事們都知道這個新通知,“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實在不讓騎,也沒有辦法。”林東對這一通知感到很無奈。
快遞公司
運送成本增加利潤再被壓薄
“每天有200多輛‘電馬兒’穿行在成都市區的各個角落,平均每天有12000多包裹需要送,沒有了電馬兒怎么辦?”圓通物流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夏發平對這一通知也顯得束手無策。
他說,如果按照相關規定,全部換成符合上述標準的電動車,無疑要增加運營成本,同時由于運送速度減慢,要保證快件的安全快速送達,勢必要增加人手,這將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
京東商城首席執行官劉強東也在微博上直言,京東商城將不得不在各地租賃更多站點,縮小配送范圍。由于租金大幅提升、配送效率下降,成本也可能一下子提高40%左右。
成都申通快遞總經理陳賢紅則擔心,一旦執行電摩新標準,快遞速度肯定要受影響,企業將接到更多客戶的投訴。與陳賢紅有同樣擔憂的成都天天快遞總經理嚴克廷則表示,目前已向主管部門省郵政管理局反映了這一情況,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處室表示將密切關注此事,但目前還沒有有效解決之道。
四川省快遞協會秘書長沈城華也表示,暫時只有持觀望狀態,如果是國家政策,那地方也只有嚴格執行。
●新聞背景
12年前的標準至今沒有變化
“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這一標準其實出自1999年發布實施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
從1999年上述標準實施第一天起,有關“電動車”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從國家鼓勵制造到各地禁止、限制上路、再到解禁,一直到新國標出臺。
按照上述標準,如今奔跑在馬路上的1億多輛“超標車”不屬于合格的“電動自行車”,然而由于安全系統、制動系統等其他技術標準不符合,也不能將其歸到電動輕便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范疇,“超標車”處境相當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