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都本地和外資企業的GDP總量已經超過6800億元人民幣。從成都的城市宣傳片中可以看到,成都已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適宜投資的城市之一。另外,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規劃完美結合,也促進了成都的飛速發展。
———記者西里安?多內利(Cilian Donnelly)報道
歐盟主流媒體《新歐洲》周報在10月第3期的報紙中,以一個整版的大篇幅對成都進行了關注,推出了題為《成都:正在騰飛的城市》的深度報道。文章圖文并茂,毫不吝嗇筆墨,詳致介紹了成都的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產業特色等情況,并配發了富有成都民俗文化特色的大幅圖片。
《新歐洲》記者西里安?多內利(Cilian Donnelly)經過在蓉一周的采訪考察,通過與不同采訪對象的交流溝通和自己的實際體驗,從多個視角觀察成都,寫出了這篇報道。“成都已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適宜投資的城市之一。另外,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規劃完美結合,也促進了成都的飛速發展。”文章的開篇摘要直接陳述了他對成都最深刻的印象。
“成都城區高樓林立,新的現代化建筑不斷拔地而起。”目睹城市繁忙的建設現狀,他感覺到這是“一個新興城市的崛起,成都的經濟正在騰飛。”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吸引了多內利的關注,考察期間,他對成都的產業發展尤其關注。位于龍泉驛區的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歐洲和亞洲汽車制造商的集聚,使區域經濟迅速發展,讓他看到一個蓬勃發展中的中國“汽車城”。
坐落在成都高新區的天府軟件園,面積不大,卻吸引了華為、IBM、通用電氣、飛利浦、戴爾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入駐。通過深入采訪,多內利了解到園區企業涉及高新技術的各個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高質量的畢業生源源不斷,為園區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多內利對園區的觀察很細致,他在文章中寫道,園區墻上隨處可見潮流的動漫涂鴉、動漫人物甚至是史蒂夫?喬布斯的肖像,“從某種意義上說,園區像一個大學校園。”多內利不斷稱贊成都是一個宜居城市,“成都人總能將工作和生活很好地平衡。”
“西部大開發戰略,將會進一步促進成都經濟的活力。”高端產業的聚集,世界知名企業的云集,城市建設的發展,使多內利認為將于2013年在成都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將會非常精彩且具有實效。“這是一次很好的契機,既可以讓外界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成都,也可使成都自身得到更快更有效率的成長!”首次來到成都采訪的多內利高興地表示,他很快將會重返成都采訪《財富》論壇。“明年6月,成都,《財富》全球論壇見!”
《新歐洲》報道摘要
如果說成都有自己的城市標志的話,那安全帽會當之無愧地成為它的標志。安全帽不僅僅遍布于成都無數的車間,和一處處高樓建設的工地。在成都,任何時候你都能看到一群群戴著黃色安全帽的工人在街上走來走去,他們的出現讓人感覺到這個城市的繁忙的建設和發展。成都城區高樓林立,新的現代化建筑不斷拔地而起,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興的城市的崛起,成都的經濟正在騰飛。而它騰飛最重要的因素,要歸功于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
成都經濟的不斷增長是成都城市不斷擴張的動力。城市被劃分為不同的工業區,順應了其工業發展的趨勢。同時,成都也保護并增加了其綠化面積,讓這座以宜居而聞名的城市更加舒適。
天府軟件園區的成功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世界500強企業中有大約100家落戶在天府軟件園。園區中近40%的企業是外國企業,很多世界IT業的巨頭,如華為、IBM、通用電氣、飛利浦、戴爾等也紛紛入駐,他們在園區中同成都本土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制造電子產品。同時,成都市政府還計劃開展同歐盟企業更加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