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按照“積極引用黃河水、大力開發地表水、合理開采地下水”的原則,加快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投資建設大批水庫及配套水廠。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城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1455.9萬立方米/日,全年供水總量27.58億立方米。
依據“企業自檢、行業監測和行政監督相結合”的水質管理體系,山東一直致力于加強城市供水水質管理,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消息,山東已制定了“山東省城市飲用水水質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不久將要出臺。
濟南、東營市“十一五”期間列入了“國家重大水專項”示范城市,重點對水廠進行了改造提升,承擔示范工程的水廠水質均達到了國家實行的106項飲用水質新標準要求。
2012年11月,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落戶濟南并啟動運行。該監測中心, 可實現對全省城市飲用水水質從“源頭到龍頭”的監督監測及突發污染事件的預警預報。到2015年,濟南市出廠水水質將全部達到直飲水標準。
濟寧和煙臺“十二五”期間也被列入水專項示范城市,將對水廠實施改造提升。煙臺更是提出通過5到10年的努力,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長江水、黃河水與當地主要水源地互聯互通的一體化雙水源供水網絡,水資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
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高度重視雨水、微咸水利用。“十二五”期間,煙臺將實現全市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億立方米,總供水能力達到14億立方米。
(記者 王倩)
實習編輯: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