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昨天上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評估情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普華永道管理咨詢公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投資咨詢公司等作為第三方機構,對自貿區一年運行情況進行了評價。其中,上海財經大學的評估報告中說,自貿區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等5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及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在80%以上。
“在自貿區各項創新中,政府職能改變最受關注。”普華永道管理咨詢公司上海首席合伙人黃佳說,在調查中,企業和市場對于政府職能改變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其成績突出,效果明顯。黃佳介紹道:“管制型政府開始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顧洪輝也介紹稱,評估報告建議政府加快構建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推進機制,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明確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和上海市共同負責貫徹落實,必要時可常設機制進行協調。
黃佳稱,負面清單是自貿區最有突破性的改革亮點之一。普華永道的評估報告顯示,半數企業認為,新的投資管理模式能給企業帶來投資機會,讓企業更好融入并拓寬中國市場。60%的企業愿意考慮把上海自貿區作為其亞太地區總部的所在地,很多企業反映自貿區的監管方式改變確實提升了監管效果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使得上海市場競爭力的變得更強。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評估報告認為,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對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實質改變,對我國外商投資管理理念、制度創新以及管理措施的透明度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但是,目前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與國際高標準國際投資規則之間在涵蓋范圍、清單開列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異。
普華永道的評估報告顯示,金融改革是人氣指數最高的一項創新改革措施。“主要就是自由貿易賬戶政策和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70%的企業認為確實降低了企業成本,方便了外匯結算。”
數據顯示,區內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了10%-20%。同時,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提升了跨國企業區域性資金的使用效率,推動了與全球資金池自動鏈接。
據悉,各類市場主體投資熱情高漲,區內投資企業快速增加,自貿試驗區經濟發展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一年來,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1.26萬家,超出過去20年累積設立的企業總數;其中,新設外資企業1784家。境外投資加速發展,已辦結107個境外投資項目備案,中方對外投資總額累計23億美元。
又訊據市稅務局消息,11月15日起,自貿試驗區“辦稅一網通”10項創新服務舉措在全市擴大試點。(記者 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