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質疑二:工作是否“過勞”?
不少網友將矛頭直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高壓理念。網友“此K非彼K”說:“記得當時去面試的時候,女manager一味強調工作第一,我就問‘那家庭呢?身體呢?’,后來估計人家覺得我理念不對頭,把我拒了。現在想來還真是慶幸!”
網友的質疑使得潘潔英年早逝的問題焦點集中到了普華永道公司。記者在調查過程中親眼證實了“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工作狀況:小潘生前所在審計部門辦公室里,氣氛比較沉悶。各個桌上都疊著厚厚的文件,一排小隔間里掛滿了衣物。員工們有的對著電腦吃著午飯,有的則干脆累趴在了電腦桌前……
網友“余天寅”和潘潔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也是小學初中同學。他說:“潘潔曾告訴我,每年1-4月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最忙的時候,這段時間幾乎天天要加班,沒有周末,凌晨三四點下班,回去睡幾個小時又回到公司工作。一個項目完了馬上接另一個項目的情況也很常見。現有的人手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是無法完成預定工作量的,只能加班。”
“余天寅”說:“我覺得,公司的管理體制有缺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也太少。去‘四大’工作以前,潘潔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體育、學習都挺好,是個挺健康的女人,沒想到去年10月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后,短短半年就離我們而去。潘潔的同事告訴我,她有時是一邊哭一邊加班的,常說壓力很大,有崩潰的感覺。”
記者了解到,在外企之中,潘潔的“玩命工作”并不是個案。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不少員工都承認,外企的“光環”效應、高薪和比較吸引人的職業發展路徑是他們來此工作的主要原因。但“四大”同時也與“高危”脫不了關系,行業內競爭激烈,大家都來自名校,平時工作很賣力。年輕人熬夜是家常便飯。長期如此,健康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三)質疑三:誰該為潘潔的死負責?
不少網友也質疑,最近幾年來,由于過度勞累、身體透支而重病纏身甚至英年早逝的年輕人數量呈上升趨勢。潘潔因為是死于急性腦膜炎,難道就和“過勞”無關了嗎?
上海公共衛生公益電話醫學顧問、健康專家溫鼎來在接受采訪時說:“潘潔這個女孩子,我想過度勞累是她去世的重要誘因,如果她可以勞逸結合、及時就醫休息,相信這樣的悲劇不會發生。”
既然“過勞”是誘因,對于潘潔的死,公司又應當承當什么責任?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勞動法專家王全興指出,白領“過勞”現象普遍,既是社會問題,也是法律問題。目前,我國對于“過勞死”、“過勞傷”、“過勞病”之類的“過勞”現象,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對加班超時雖可界定,但對加班超時與死、傷、病之間的因果關系則缺少可界定的標準。
針對潘潔英年早逝的悲劇所反映的“過勞”問題,王全興建議:“應從‘治本’的角度采取應對措施。一方面,勞動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加大對‘超時加班’的監管和控制。另一方面,完善相關立法,尤其是界定‘過勞’現象和勞動定員定額基準的立法。”
【處理與反饋】普華永道未提及補償事宜
針對“中國網事”記者有關潘潔是在工作時因病死亡、按照有關規定普華永道要盡哪些補償事宜的提問,普華永道方面沒有正面回應。該公司上海辦事處市場部負責人童穎說:“4月11日上午接到潘潔去世的噩耗后,公司管理層立即召開了會議,當即決定向潘潔的家屬提供全力支持。公司組建了工作小組,專門幫助潘潔的家屬安排醫院、保險和喪葬事宜。公司將與潘潔的家屬保持緊密聯系,盡力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同時,我們也將向潘潔的同事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以幫助大家平穩度過這一悲痛的時刻。”
“中國網事”記者就此事采訪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這個局有關人士表示該局目前正密切關注此事,但未就具體問題作出回應。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