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寧市生物科技園區的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院坐落在一個十分寬闊的廣場上,其建筑風格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格,同時不乏宏偉壯觀之氣勢。邁過30多個臺階,就來到了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院的一層大廳入口。
年輕美麗的講解員卓瑪姑娘稱,博物院建成于2006年,建筑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綜合型博物館,也是青海省對外開放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好范例。
副館長元旦尖措介紹說,博物院目前開設有10個展館,展出文物達20000余件,其中有長達618米、獲吉尼斯世界紀錄、堪稱藏文化百科全書的《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畫面達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內容博大精深,堪稱藏文化的百科全書,從策劃到完成歷時長達27年。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纖毫畢現,極盡工細,令人嘆為觀止。
展品中的另一件寶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四部醫典》手抄本。它長達2米,寬1.2米,重達1.5噸,共有490頁,由金、銀、珍珠和珊瑚等礦物為燃料,歷時4年完成。《四部醫典》成書于公元773至783年間,共分156章,約2000萬字。它的問世標志著藏醫學體系的形成。
元旦尖措表示,原有的藏醫藥文化博物院建筑規模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藏文化愛好者及游客的文化需求,博物院二期建設項目即將開始建設。屆時,現在的藏醫藥文化博物院將成為一座藏醫博物院,圖文并茂地展示了作為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的藏醫藥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和豐富而博大的醫藥文獻。
值得一提的是,與國家財政支持的博物館不同,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院是一家民間非營利機構,它的運營資金主要靠集團創收和熱心藏文化的個人捐贈。
(來源:中國日報網 記者: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