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極英雄“雷鋒俠”系列微電影爆紅網絡
被“雷鋒俠”改變的人生
第一次在宿舍看27分鐘的微電影《雷鋒俠》,喜愛表演的黑龍江大學大一新生薛飛就“入戲”了,那時的他年少輕狂,立志要“全校人都認識他”,坐在電腦前,他忘記了吃飯,直盯著屏幕連看了40多遍。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腦海中閃現,“如果穿一身‘雷鋒俠’的裝扮,在校園行善,怎么樣?”
宿舍哥們回他:“傻啊!”
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從此,一個頭戴紅星雷鋒棉帽,身穿老式綠軍裝,外掛紅色拖地披風,面飾黑墨鏡的“雷鋒俠”開始穿梭在黑龍江大學校園,揀拾垃圾、幫同學取送快遞、提開水壺……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為什么不能是雷鋒?
微電影《雷鋒俠》誕生于2011年,這部橫空出世的“神劇”完全顛覆了大眾心目中的雷鋒形象。
新疆籍導演馬史說,“作為80后,我們從小接受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傳統教育,同時,時尚酷炫的歐美大片又不時地沖擊著自己的視覺和心靈,我非常喜愛歐美塑造的超人、蜘蛛俠、鋼鐵俠等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但中國沒有這種片子,我情不自禁地想把兩者融合,于是,中國式超級英雄系列就誕生了!”
馬史認為,在中國,沒有人比雷鋒更加適合當超級英雄了。
與國外由普通人成長為超級英雄的經歷類似,“雷鋒俠”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身份卑微的清潔工,他日復一日地在街頭鏟“牛皮癬”、掃垃圾、扶老人過馬路,被父親留給他的遺物雷鋒日記和舊軍裝鼓舞,他決心化身超極英雄“雷鋒俠”,穿梭于城市街頭,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人民服務。
但是,與國外超級英雄樂觀爽朗的性格不同,“雷鋒俠”帶有濃厚的悲情色彩,因飽受嘲諷,他甚至從未擠出過笑容。
在馬史看來,做好事的雷鋒雖然家喻戶曉,但近年來對雷鋒的質疑卻日漸增多,“雷鋒說做好事不留名,為什么還留下那么多照片,是不是導演出來的?”
刻畫雷鋒的影片并不少,但多數由于宣傳意味過濃,人物形象并未走到觀眾心中。馬史只鐘情一部——《離開雷鋒的日子》,“它沒有正面講雷鋒,而是講述其生前戰友受到雷鋒影響30余年內堅持做好事的酸甜苦辣故事。影片發人深省,讓觀眾自己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