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訓練 疲勞轟炸
在第三天和第四天,課程內容還增加了游戲或練習,比如讓學員彼此目光對視、擁抱、閉目想象、在黑暗中發泄……
經過這些含有心理啟發、暗示的聯系后,記者注意到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部分學員變得亢奮、激進,思維單一。但也有學員私下告訴記者,與昂貴的學費相比,他們覺得這些課程并不值。
可是,培訓課程安排得極為緊湊,上課時間與正常作息時間相反:每天10點開始授課,直至第二天凌晨,其間只在下午四五點鐘安排一次就餐。課間的休息時間很短,而且要完成“作業”,凌晨下課后還有大量“作業”。據導師說,課程安排的原則是“每晚至多把頭放在枕上4個小時”。這樣的“魔鬼式訓練”讓學員們處于極度疲憊中,腦子常常“轉不過彎來”,再加上長時間身處封閉式環境,更容易被動接受外來信息。課程結束時,很多學員聲音嘶啞,雙目紅腫,體力透支。
露出本質 下達任務
其實,無論是導師的宣講,還是游戲、練習,都圍繞著一個主題——感召自己的親朋好友也來上課,并必須做到“讓感召對象有意愿提升自己、完成作業、繳錢”這三個認證標準。
在培訓課程中,“感召者”被稱為“小女孩”,被感召者被稱為“海星”。這來自一則寓言:烈日下,大批被風暴拋上沙灘的海星即將悲慘地死去。一個來海邊游覽的小女孩不停地撿起海星拋回大海。母親勸她說,這么多海星,你永遠也撿不完。但小女孩說:“能救一個是一個!”你就是那個小女孩,你的親朋好友就是海星。他們正在現實生活中擱淺,急需你的拯救。惟一的挽救方式就是——感召他們也來參加這個課程!”導師這樣反反復復地告誡學員們。
最后,導師干脆提出目標——每個學員都必須保證自己要完成多少個3C(課程術語,指自愿來聽課的人)。至此,這個所謂的“美好人生”終于露出了傳銷的本質——殺熟和拉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