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超量或導致急性腎損傷
用藥不當還會損傷腎臟。高考前夕,張林就因為吃感冒藥吃出了大禍!前些天,他出現發熱、咽痛、渾身酸痛癥狀,“屋里空調特涼,外面天氣又很熱,一定是感冒了!”張林為了盡快好起來,私自加大了感冒藥劑量。但由于連續復習,身體特別疲勞,加之口苦、食欲欠佳,他幾乎沒有進食別的東西。3天后,他就感覺到眼瞼腫脹、尿量減少,接著雙下肢也出現了水腫。等家長帶他到醫院一查,才發現肌酐明顯升高,出現了急性腎損傷!
北京友誼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張愛華提示,感冒藥物雖是非處方用藥,但也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特別是應嚴格按照正規的劑量和給藥間隔;若超量,則極有可能降低腎有效循環血量,嚴重時,會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
有關資料顯示,急性腎損傷由藥物引起的高達28.9%,60歲以上的患者占51%,合并基礎疾病的慢性腎臟病最為常見,約占20%。藥物性腎損傷除引起急性腎衰竭外,還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急性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急性梗阻性腎病、慢性腎損害等。若能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可以逆轉,否則可進展至慢性腎衰竭,嚴重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給患者造成嚴重危害。
用藥品種越多肝腎損害越大
藥物性肝、腎損害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肝、腎臟功能可能恢復。
專家提醒,用藥一定要保證來源是正規途徑,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避免超療程、超劑量用藥,對于普遍認為比較安全的中藥、保健品也應提高警惕;此外,應盡可能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應用,用藥品種越多,發生肝、腎損害的機會也就越大。
用藥后一旦出現以下情況,如轉氨酶、尿膽紅素異常,少尿或無尿、血尿,不明原因水腫,腰部脹痛,不明原因血肌酐升高,應高度懷疑藥物引起的肝腎損害的可能,必須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到正規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