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暴利行業。”曾先生說。
我國海外游學行業并無標準
在韓亞客機失事之后,浙江省叫停一切尚未簽訂合同的出國夏令營、游學項目;山西省對學生出國游學活動進行清查;北京市也下發通知稱,原則上不組織低年級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
空難并沒有澆滅學生和家長的熱情。
“這次事故是航空公司的問題,跟夏令營沒關系。”濟寧一中的高二學生李華(化名)看到教育部門因為幾天前的事件“草木皆兵”,深感不解。家長彭女士也表示:“這次是意外,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出國游學。”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海外游學市場的確魚龍混雜,“誰想辦誰就能辦”,整個行業并無一套嚴格優質的從業標準,管理混亂是導致一些游學夏令營“偷工減料”的重要原因,進而失去了游學的真正意義。
美國國際教育發展協會中國區代表陳偉介紹,該協會已經率先發布“國際游學十大標準”,倡導行業自律,但海外游學市場的規范,還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標準或規定來約束。
“中國中介先聯系了美國中介,然后美國中介再聯系到我們,我們沒有給這些中國學生設置課程表。”上課的老師都是中介公司自己安排的,也不清楚是什么人來上課。
——西谷基督教會學校行政主任德萊克·斯韋爾斯
“做這行的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起的名字基本都叫‘某某國際商貿公司’。現在只要個人能拉上一點關系,就會組織學生來美國。競爭非常激烈。”
——一位在洛杉磯從事旅游業近20年的業內人士
“一個團下來,實際每人的食宿和交通花銷平均是人民幣1萬元左右。”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
(據《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