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就在記者采寫此稿時,遇一同事剛從德國回來,買了一堆東西,但最后在漢堡出境時卻辦不了退稅,“就因為買東西時都沒向商店要退稅單據(jù)”。朋友說,機場退稅處的官員也很同情她,因為單據(jù)不全,她近2000元人民幣的退稅款就這么眼睜睜地被“廢掉”了。
購物退稅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瑞典,目前包括歐盟以及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qū)都實行了這一制度。美國不退消費稅。
在歐盟,游客們所享受的退稅部分是他們在購物時已經(jīng)支付了的當?shù)氐脑鲋刀悾╒AT)或消費稅(GST)。
說實話,要搞清購物退稅對乍到歐洲的游客確實不是太簡單的事。因為這部分稅款的稅率各個國家不同,因此在歐盟各國購買的物品所能享受的退稅率也不相同,甚至退稅必須達到的最低購物額也不同,例如在法國,必須在同一家商店購買超過175歐元的物品才能開退稅單,在德國就要低很多,買總額25歐元以上的物品就可以開了。“很多中國去的游客的英語水平有限,有些根本不會英語,一些人在和商店店員或機場退稅處的官員溝通時都有語言障礙,心里也有怯意,這也是中國游客該退的稅沒退的原因。”詹毅說。
有關(guān)退稅的ABC
是必須知曉的
詹毅說,中國游客現(xiàn)在出境游玩購物越來越成家常事,那對購物退稅的知識的基本了解還是需要的。
“你如果在歐盟內(nèi)好幾個國家都買了東西,不需在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境內(nèi)辦理退稅,可以在離開歐盟的最后一個機場或邊境海關(guān)處一起辦理退稅。但通常機場海關(guān)會要求將退稅單和購買物品做核查,但我們一些游客會習慣先去辦理行李托運再辦退稅,將可退稅的購買物品也一起打包托運了,結(jié)果在海關(guān)就會退稅遇阻,蓋不出退稅章”。
詹毅還介紹說,很多歐洲一些機場退稅處還時常會排起長龍,但中國游客不知情,沒有留出足夠的辦理退稅的時間,“結(jié)果是匆匆趕到機場,跑到退稅處一看到排成長隊的人群,‘哇’一聲,知道自己根本沒時間了,只好放棄辦理退稅”。
詹毅提到,還有很多中國游客很當然地把瑞士也當成歐盟成員國,但事實上瑞士只是申根國家。一些游客進入瑞士,原先只知道在離境時辦理退稅,但在瑞士蘇黎世機場退稅點被告知,瑞士不是歐盟國家,海關(guān)不能蓋章,結(jié)果就不能辦退稅。(記者 潘虹)
實習編輯: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