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采訪中,對于這條“還在意向中”的消息,乘客、司機和叫車平臺三者的態度都不盡相同。
不過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手機叫車平臺統一后,究竟是否能讓老百姓打車更便捷。而整合后的平臺又會對哪些功能說不?
叫車軟件頻遭質疑,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叫車軟件中存在“加價”這一功能。加價叫車,究竟該不該禁、禁了之后會不會加劇打車難,也許,這些都是在整合中不得不考慮的現實。
相關部門:
統一平臺,正在論證
杭州市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范建軍說,杭州建立統一的手機叫車平臺的這項工作,目前還在論證過程中。
“之前,我們組織行業管理部門、運輸企業代表、叫車軟件的負責人等召開了一個會議,主要就是為了聽取各方面建議和意見,為最終決策提供依據。對于目前部分軟件的‘加價叫車’業務,我們將進行規范,總的方向是運輸過程中,必須要合法合規操作。”
去年7月實施的《浙江省道路運輸條例》規定:客運出租汽車駕駛人員收取運費不得超過計價器明示金額以及經價格主管部門核準可收取的其他費用;對違反者,將處以300-3000元罰款,可并處暫扣30日以下車輛營運證、從業資格證;情節嚴重的,吊銷車輛營運證、從業資格證、經營許可證。
而杭州市運管局出租車處的相關工作人員則注意到了安全性。“使用叫車軟件容易分散的哥的注意力,可能影響行車安全;注冊缺乏門檻,黑車司機也能注冊,也會影響行業規范。將叫車軟件納入統一管理,在技術上沒有大的難度,考慮的重點是采取什么模式,既有利于行業規范、又方便市民出行。”
乘客擔心:
整合后叫車會否更難
因為工作原因,幾乎每天要打四五趟車的白領唐駿一直在用“快的”,對于記者帶來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整合了以后,是否會回到以前電召平臺的操作模式?“如果只是將這些軟件整合到原來的系統中去,那我很擔心打車的效率反而會降低。”
而市民李繼業則覺得關鍵不是整合,而是開源:“現在的問題是出租車的量還是滿足不了市民的出行需求,這種時候無論是整合還是禁止,其實從根子上都解決不了整體打車難的問題。”
不少乘客的關注點則放在了可能會“取消加價”上。意見分兩極:一部分“不在乎多出點錢,只想隨時打到的”的乘客認為如果沒有了“加價”的刺激,自己叫車的成功率會大降;
而另一部分人則覺得“加價”必須取消,否則容易滋生行業的潛規則,加重老百姓的出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