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變身購物狂歡節 6分鐘交易破10億]
[“雙十一”電商促銷日 探訪快遞公司業務激增]" />
“單身土豪”,深莞居首
又是一年雙11,我國將近1.8億的單身人群持續成為公眾目光的焦點。日前,中國著名的相親網站珍愛網發布了其針對旗下6000萬會員進行的名為《2013中國單身人群“單”點透視》的抽樣調查數據,全面解讀2013年中國單身人群新趨勢。
調查報告顯示,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地區間、城際間生活趨同化,“北上廣深”等傳統單身重災區正逐漸向新興二線城市蔓延。盛傳女多男少的深圳實質為“剩男之都”,而美女甲天下的成都登頂“剩女之城”;東莞、西安等快速發展中的城市,黃金單身人群超越北上廣;媒體人成單身職業NO.1;26歲成單身年齡最頂峰。
東莞“土豪”數量超北上廣
東莞隱形富豪很多,是東莞的一貫印象,曾有數據指東莞起碼有2萬名隱形千萬富翁,其中不乏80后。珍愛網的調查結果顯示,東莞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單身人群比例為19%,僅僅落后深圳2%,超越上海的16%、北京的12%和廣州的10%。考慮到物價等因素,東莞單身群體含金量絲毫不亞于深圳。
對這一結果,珍愛網創辦人李松博士分析認為,此次調查只面向單身群體進行調研分析,與一個城市整體男女比例沒有必然聯系。比如,這次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深圳單身人群中,剩男剩女比例100∶74.3,遠高于其他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剩男之都”。早在2011年,官方統計的男女性別比已達到118.34∶100,也是男多女少。
媒體人成“單”點重災區
30歲還沒有男朋友,再不找就嫁不出去了。在東莞某媒體工作的曾小姐因為一直忙于工作,沒有時間找男朋友。調查顯示,媒體人士以4.8%的單身比例高居單身職業榜首,驗證了媒體人孤單這一不爭的事實。廣告/公關行業以3%的比例緊隨其后。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單身人群的年齡分布中,22-28歲人群達50.14%;其中26歲人群在單身人群占比6.72%。22歲到26歲,單身比例依次上升,過后則漸次降低,形成一條孤單曲線。
對于這一現象,李松稱之為“孤單曲線”,其背后代表的是單身高齡化到單身低齡化的趨勢,與社會壓力整體下移密不可分,其中包括了高房價、高物價等諸多因素影響,值得關注和警惕。羊城晚報記者單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