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大學生招聘會將進入高峰
11月中旬以來,面向2014屆大學生的招聘會已經舉辦5~6場,進入12月之后,大學生招聘會將進入高峰,從12月1日至21日,幾乎是每天一場。來自前期幾場招聘會情況顯示,今年大學生招聘會進入“賣方市場”,有時崗位數量多過應聘者人數。
所謂“賣方市場”,是指供給小于需求、商品價格有上漲趨勢,賣方在交易上處于有利地位的市場。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求職招聘市場已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具體表現是在大學生招聘會上,前來找工求職的學生不多,有時小于企業需求的崗位數,學生找工處于更加主動有利的位置。
“賣方市場”可以從招聘會數據部分反映出來。在9個城市聯合舉行的2014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大會上,共有2297家用人單位提供招聘崗位3萬多個。其中,廣州主會場有524家企業進場,提供近萬個崗位,但當天僅有約1萬人進場,基本上“一個蘿卜一個坑”。肇慶分場情況也差不多,共有206家企業提供5670多個職位,有近6000名畢業生到場。
文科專場和理科專場,由于是教育廳主辦,情況稍好些。文科專場共有238家單位提供5100多個工作崗位,理科專場有近200家企業,提供4000多個職位,入場學生都在一萬人左右,相當于“兩個蘿卜一個坑”。
中小企業趕大場難招人
名企和國企“排成長龍”,中小企業“門可羅雀”,這種現象雖每年都會出現,但今年中小企業的招聘處境似乎更難,中小企業從招聘會上收到的簡歷更少,簡歷中有誠意的學生比例不高。對于中小企業,招聘會賣方市場的情況更為突出。
南方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認為,賣方市場需要供需雙方都需要調整,對于企業而言,要分析為什么招不到人,是薪酬不高?還是環境不好?然后針對“90后”人群調整招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