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去英國把漢斯接到中國,首先安排他去醫院手術。“住院一個多月,揚揚陪著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花費6萬多元,都是我們出的。”宋揚的爸爸說。
曾經歡笑
有時宋揚和妻子一起在自己的房間內看電視,漢斯像老小孩兒一樣也要過來擠在一起……
早上7點,宋揚一家人帶著漢斯的遺物和葬禮所需物品匆匆啟程,黑色別克轎車疾速駛往鄭州市殯儀館。
路上,宋揚說,妻子是護士,漢斯的護理都是她做的,“從沒嫌棄過,也真難為她了。”
漢斯沒親人,來中國后就特別黏宋揚。為方便照顧漢斯,宋揚把已經定好的醫院工作調換到衛校,“雖然收入少了許多,但一年有幾個假期,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漢斯”。
這么多年,宋揚一下班就往家趕,回來就和漢斯一起躺在床上看電視、聊天。有時宋揚和妻子一起在自己的房間內看電視,漢斯像老小孩兒一樣也要過來擠在一起,每當這時,宋揚就暗示妻子別吭聲,怕漢斯自尊心受到傷害。
前幾年,宋揚去北京出差在火車上認識了一所高校的一名外籍女教師,當女教師得知他與漢斯的故事后,接連幾個春節都過來與他們一起過,并聲稱將來老了,也要讓宋揚養老送終。但漢斯一聽到這些,就顯得很有“醋意”。
宋揚有了兒子,漢斯也很開心,從小就教他說英語,他還會說西班牙語和德語,經常到樓下小區內教孩子們英語,武術節期間,他還幫助做了不少翻譯工作,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會議結束后,市里組織所有參與者去旅游,老人非常激動,但上車之前,導游說他年齡太大不能去,大家都能看出,漢斯很失落,“他就像老小孩兒,愛‘吃醋’。但過一會兒就忘了,他愛吃西紅柿炒雞蛋和生菜,我丈夫就變著法給他做,漢斯來中國沒幾個月,體重就又增加了30多公斤,但沒想到他會走得這么突然,唉”!去殯儀館的路上,宋揚的媽媽一邊回憶一邊抹眼淚。
中式葬禮
瑞士駐華大使館派人配合宋揚操辦漢斯的葬禮,因漢斯在中國生活6年之久,與宋揚一家如同親人,所以一切均遵宋揚的意愿,按中國的習俗操辦。
“沒想到,這中間會有這么多感人故事……漢斯這樣由中國人養老送終的,據我所知,是第一例”,坐在大河報記者一邊的瑞士駐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胡曉峰說。
前幾年,宋揚曾帶著漢斯到北京找瑞士駐華大使館,詢問漢斯的退休金及醫療保障,但由于漢斯雖屬瑞士國籍,但工作及退休均在英國,再加上他不僅無直系親屬,連遠房親戚也很難聯系到,所以,這次北京之行無功而返。
12月2日漢斯去世后,宋揚再次與瑞士駐華大使館聯系,大使館派來工作人員配合宋揚操辦漢斯的葬禮,因漢斯在中國生活6年之久,與宋揚一家如同親人,所以一切均遵宋揚的意愿,按中國的習俗操辦。
說著說著,殯儀館近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傳來,宋揚將車停在一家殯葬品商店門口,十掛鞭,一摞紙,別克車的后備廂內塞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