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廣州市福利院他們目前收置的51個孩子里面,病情應該是腦癱、唐氏綜合癥,占到了絕大多數三分之二。像唇腭裂、蠶豆病占三分之一。石家莊是90%是重度殘疾這里面主要包括腦癱、先天畸形,還有一些肢體或者器官的缺失,得了重病的孩子,殘疾的孩子,他們應該得到父母更加周到、細致的呵護,但是父母不要他們了,這是為什么?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下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員的王振耀院長,王院長,我也曾經采訪過石家莊市棄嬰島的創立人,他也是福利院的院長韓金紅,為什么這些家長會這樣做,他說有的時候真的不是說這個孩子的家長不愛孩子,而且由于他們太愛孩子,他們想給孩子找一條生路,所以才把孩子放到了棄嬰島,那么換句話說可能他們意識到我們國家有什么樣的問題,叫做“不棄不管,一棄全管”,所以他們把孩子放到棄嬰島,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
首先我要說的是,非常感謝我的這些老同事們,民政系統同志做的努力,它先做了一個最人道的設施來關愛孩子,關愛生命。但另外一方面,必須說暴露出我們國家在兒童福利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這個制度涉及誰家生了重殘兒童,沒有一套系列的保障制度,福利制度來提供出來,誰家有重病的孩子,完全是由他們自家來負擔,一旦要報銷從目前這一套體制下是相當艱難。
評論員:
王院長,所謂的“不棄不管,一棄全管”這八個字,如果家里面有了這樣一個重度殘疾的孩子的話,如果用家庭自己來撫養大,所有的費用都是由自己承擔的,各級的涉及到的一些其他的這個地方不會給他們救濟是這樣嗎?
王振耀:
是這樣的,給的救濟會很少。如果這個家庭條件有一些中等收入進不到低保標準。我遇到的一些家長,知道從政府那得不到政府的低保方面的福利,家長問的時候,讓我心里面暗暗落淚,我現在都70了,我80,我百年之后,我的孩子怎么辦,誰來管?我當時作為司長,我心里就知道這個制度是將來改,是一定要改的。
評論員:
如果說在撫養這個家里面的重度殘疾的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政府有適度的津貼,可能福利院的壓力也不會這么大,家庭也不會做出這么兩難的選擇。
王振耀:
其實兩個方面可以促成這種現象的緩解,或者大大緩解。從全世界的經驗,包括我們國家的一些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包括深圳、成都,有的地方的經驗,第一給兒童能不能有上一個大病醫療保險,或者是叫大病的互助金,不管怎么,兒童類的專門給一個。一般像北京、上海的經驗,一個人一年100塊錢,家長出50,政府拿50,就解決了。像北京前兩年就可以一年報銷到17萬,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醫療費用不要太擔心,就能讓家里面很好的呵護兒童。第二個方面,如果這些孩子是重殘、長期需要得到照料,應該給一定的津貼、補貼,這樣的話,它能有持續的體制性的保障,財力的支持,這樣能夠很好的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也能讓孩子得到很好的照料。
評論員:
王院長,我在想這個問題,既然民政部既然在全國各地都在陸續開展棄嬰島的試點,那換句話說,錢可能并不是考慮在內的首先的問題,既然可以開一系列的棄嬰島,也要花大量的錢,同樣有沒有可能把這些錢花在需要津貼的家庭身上是有一個先后,還是說來這者可以去同步去做?
王振耀:
其實兩者是可以同步啟動,從國際社會,甚至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經驗來看,應該是把大量的錢花在家里面。不然的話,整個全社會,政府花的錢越來越多。但是僅僅看到的是棄嬰島,大家想沒有想過,這些孩子如果能夠救活,如果他要長大,一直持續的是腦癱,他們是幾百個人在一塊,上千個人在一塊,對于政府來說,投入更多,照料的工作量更大,但是照料的效果比起家庭也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