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轉行,朋友建議——
“把公務員經歷刪掉”
你可曾加班到深夜,一遍遍地算報表、改文件、畫草圖,心里冒出“轉行”的念頭?
聽說裝修工人、快遞小哥、家政月嫂收入過萬,嘴上不自覺地喊出“我要轉行”?
春節已過,獎金到手,得失看清,了無牽掛。馬年招聘大幕徐徐開啟,把職場人的心撩撥得蠢蠢欲動。帶著對現有行業的不滿、厭倦、無力、反感……或是對其他行業的艷羨、向往、憧憬、志趣……你轉來我的行,我跳到你的行。
有人已經付諸行動,有人想轉而不能。要不要轉,為什么轉?不干這一行,還能做什么?
【他們成功轉身】
大學教師 電視節目研發總監
“這么快就能看到遙遠的未來,有些惶恐”
無論以何種眼光來看,拋卻穩定體面的教師身份投身市場,都頗為值得商榷,哪怕對方是“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一大批熱門節目的制作方。
徐帆顯然清楚這一點,“學校總不會倒閉吧?進入市場就沒退路了。公司現在如日中天,如果不努力,分分鐘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到時候我們的出路在哪里?”
但他還是選擇了離開。2013年春節過后,這位在中國傳媒大學任教7年的高校教師,從溫暖的體制內脫逃,“變身”燦星制作的節目研發總監。
事實上,2006年徐帆能以碩士身份留校任教很是難得。“那時碩士通常是行政崗,能任教是非常罕見的,有種時代的使命感。”工作的前三五年,他都在積極努力地從事著研究與教學活動。
徐帆所在的電視系,是應用性較強的領域,會接觸大量實踐性的項目。伴隨著在外參與策劃、兼職等活動,困惑也漸漸襲來。“我發現學術上面的內容不能很好地解釋和關照現實操作,自己以前認為很有意思的研究,其實是與現實脫節的。”
從讀研到任教,徐帆在學校里呆了十年。科研的困惑與豐富的實踐疊加,喚醒了他“折騰”的靈魂。“31歲生日時,我在心里說,我的又一個十年開始了。自認當老師是努力的,大概可以預見自己講師、副教授、教授……一路的樣子。這么快就能看到遙遠的未來,有些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