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聯合中央電視臺調查半年,直搗電視購物“騙子公司”老巢,
公司“旗下”眾多產品涉嫌造假,推銷員冒充專家,營銷靠“恐嚇”
“讓顧客覺得不買就會死”
李根所購買的芭啦芭啦透脂爽,該產品寫明生產地為白云區藍柯化妝品公司,但藍柯公司的質檢人員明確表示,外包裝和防偽標識都不對,且生產許可證號等全部是假冒的
即便不把“排毒貼”貼在腳心,沾點水它也變成黑色
李根從其他受騙者處拿來的高價“保健品”,上面沒有任何標識
連番電話游說“恐嚇”,各類“專家”、“教授”不斷推薦,產品價格動輒數萬數十萬……今春以來,已被大力整治漸趨規范的“電視購物”騙局有借網絡“還魂”之勢。
“電視購物”公司到底藏身何處一直是一個謎——推銷人員從來不說公司地址,購買者也無法從推銷人員不斷變化的電話號碼中查到,更無法從語焉不詳的快遞寄貨地址中獲得這一信息,因此維權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對這些公司是如何運作的,公眾更是知之甚少。
羊城晚報聯合中央電視臺和相關受害者歷時半年,終于找到了這樣一家“公司”的蹤跡,它堂而皇之地隱藏在廣州、長沙的繁華鬧市之中,迄今仍在正常營業并不斷招聘。在培訓中,公司的培訓師宣稱:“全中國80%的通過電視購物銷售的保健品都是我們做的。”
上當
有人被騙13萬
媒體人也中招
對方的“專家”稱小曹身體里毒素太多,要繼續加大用量,小曹第三次交了2900元,第四次交了25680元。“第四次他們說我還有毒素,而且淋巴管道堵塞,如果不疏通就會得淋巴癌,說得我更害怕。于是又第五次給了45000元,后來又第六次花了54800元,家里的儲蓄都用光了還借了很多錢……”
在湖南長沙從事媒體行業十多年的衡陽人李根,可謂見多識廣,但即便是這樣的人仍不免著了電視購物的“道”——
2012年6月的一天,李根看到某衛星頻道的一欄電視購物節目。“我在節目中看到一種叫‘芭啦芭啦透脂爽’的產品,稱效果很好,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電話過去,想買一瓶先用用。客服問明情況后說讓專業人員回復。過了沒多久,一個女的打過來電話詢問情況。我說買1瓶,她說3瓶一個療程,一瓶看不到效果。”
“當時那個女的很熱情,并說有專業老師指導。然后我就訂購了。貨到后我看到生產廠家在廣州,過幾天又來個電話也是廣州的。對方詢問使用情況,我說抹了幾天不管用。對方告訴我,她是專業的輔導師姓許,又問了我一些身體狀況,還說我肥胖抵抗力損傷,所以才這么胖。而肥胖抵抗力損傷的原因是體內有毒素,要排毒,不然瘦了也會反彈。”
李根有些懷疑,但在“許老師”的軟磨硬泡之下,加上貨到付款,李根再次動心,又讓對方快遞“排毒”用品過來。
3天后,李根收到產品,至此他已經花費了近2000元。“排毒”產品有多種,其中有些外包裝上一個字都沒有,里面的一個小紙包上面寫著英文和韓文。“有韓文的是貼在腳心的,她們事先跟我說,你用幾天,如果顏色變淡,就是你的毒素都排出來了,如果用兩到三天還是黑的,就是毒素太多。那時候我用了兩三天,發現還是黑黑的,她聽到就很‘驚訝’,稱毒素太多,要加大用量。”
接下來,對方又不停提醒李根要繼續購買排毒貼片。但李根無意中發現,那個貼片不用貼在身上,只要沾水就會變黑,頓時覺得自己被騙了。這時李根開始上網搜索,他發現有很多人跟自己遇到的情況很像,便建了一個“打擊偽劣產品”QQ群。他將自己的遭遇寫出來,并附上QQ群號放到網上。沒過幾天,一些受騙者紛紛找李根訴苦。
而今這個群的人數已近200人,來自全國近20個省、自治區。這些人中,來自河南的小曹的情況頗具典型性,她前前后后一共被騙了6次,總計數額逾130000元。
2012年4月30日,小曹通過電視購物花398元購買了一個潔面儀、一袋美白產品和一瓶祛痘化妝品。“過了幾天就有一個廣州號座機打過來,說是售后人員,問我效果怎么樣,我就說一點效果都沒有。他說是我皮膚吸收不好,給我配一套適合的,需要1280元。”
新配的這套產品來了,和李根收到的一樣,也是貼腳心“排毒素”的,“效果”依然明顯——顏色變黑很嚴重。對方的“專家”稱小曹身體里毒素太多,要繼續加大用量,小曹第三次交了2900元,第四次交了25680元。“第四次他們說我還有毒素,而且淋巴管道堵塞,如果不疏通就會得淋巴癌,說得我更害怕。于是又第五次給了45000元,后來又第六次花了54800元,家里的儲蓄都用光了還借了很多錢……”
江門小葉的情況和小曹驚人的相似,但不同之處在于她使用了這些東西后身體有了變化。“先買了潔面儀,我就堅持用了一個月,臉上起了紅色的點,好像斑痕,我就把它扔到一旁了……”但2013年10月,小葉在“專家”游說恐嚇下開始不斷購買并使用“專家配方”,“使用后我發現肚子那里有個東西,在肚臍上一點點有一粒硬硬的東西,也不知是什么……”最后,小葉花費了總計40000多元,她為此瞞著丈夫借了很多錢,“兩年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常常在夢中嚇醒……”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小葉多次泣不成聲。
此間,李根還發動群里受騙者將遭遇發上論壇,本報和中央電視臺發現了這條線索,隨即聯合對此展開調查。
“這么多人被騙了,但沒人知道被誰騙了,我一定要把騙子找出來”,李根也通過各種辦法尋找對方隱蔽的辦公地點,但一直沒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