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干部大會上,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建華宣布了中央關于任命苗圩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免去李毅中黨組書記職務的通知。
至此,今年3月過了65歲生日的李毅中在這個虎年歲尾再度轉身,當是退休之時。從大央企一把手到國資委副主任,到國家安監總局局長,再到工信部部長,他的每一次轉身都堪稱“華麗”,格外引人注目。
“媳婦熬成婆”
1997年9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人民大會堂作黨的十五大報告,國有企業改革是其中著重被強調的部分。次年,李毅中被任命為中石化黨組書記、總經理。
五年后,國務院機構改革,原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被撤銷,新設國資委,李毅中升任黨委書記、副主任,成為196家中國最核心國企的出資人代表,國有資產總額為6.9萬億元。
此次調任被接觸過李毅中的人認為是其“人生的重要轉折點”,由此始,他在石油行業以及央企工作多年的思考、沉淀,乃至他的性格,都跳出一個企業的束縛,有了更廣闊的施展平臺。當然,也有了一些針對其某些領域工作理念和能力的質疑。
走進國資委、被戲稱“媳婦熬成婆”的李毅中,迅即提出一系列針對國企的禁令,并警告一些央企負責人薪酬過高。2004年12月,他針對當時討論比較熱烈的國有企業管理層收購問題明確表態:“大型企業不能搞管理層收購,一些中小企業可以探索。”他同時為管理層收購設立五條“禁令”。
至今,圍繞央企管理層薪酬過高等問題的討論猶熱,一些企業負責人暗地憤懣。其“黑面”性格由此初露鋒芒。這樣的開拓性格被他的一位部下認為是總能擔當機構改革先鋒的重要原因。
“救火隊長”之是非成敗
在李毅中四十余年的職業生涯中,讓他最始料不及的一次任命在2005年。
這一年,2月28日3點40分,李毅中落座在北京西郊賓館大禮堂的主席臺,面帶微笑。注視他的是數百名安監系統的干部職工。在這里,短短一個多小時,他完成了角色轉變,走馬上任剛剛升格為部級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皣匈Y產”到“安全生產”四字之差,工作內容卻全然不同。
“一切來得太快”, 李毅中在就職安監總局局長的會議上說,“工作變動很突然”。據悉,他從接到通知到就職只有3天時間,其中兩天還是周末,連交接工作、行李打包的時間都不夠。李毅中向新同事們坦言自己是“臨危受命”。
他的說法不無根據。據統計,2004年中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6027人。其中,陜西陳家山礦難死亡166人。就在他上任半月前的14日,遼寧孫家灣礦難死亡214人。不斷被刷新的死亡數據讓人觸目驚心。
不過,李毅中上任時的微笑在后來一直難得再見。就在他走進新辦公室還不到一周時間,山西交城一場礦難,近百人喪命。他從凌晨1點開始在汽車中顛簸了8小時后,第一次以安監總局局長的身份出現在事故現場。
隨后三年里,李毅中的身影因多發的礦難開始頻頻見諸媒體,而背景均為礦難現場,他的拍案怒斥和現場落淚,成為他在任三年的真實表情。
“媒體老說我,李局長怒斥什么怒斥什么。在那種情況下,怎么能面帶笑容呢?對這種違法、非法,無視生命、無視監管、無視國法的行為我深惡痛絕?!?006年3月做客央視的李毅中一直表情凝重。
李毅中迅即被網民推為“明星”官員,并被送以“救火隊長”的稱呼。
“一旦得到事故消息,他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60多歲的人常常在顛簸、熬夜。”一位曾數次陪同李毅中調查事故的安監總局官員回憶說,他的工作比救火隊長不知道要辛苦多少倍。
內心交織著痛與恨的李毅中多次提出大力整頓煤礦業,于是有了“要讓黑心礦主傾家蕩產”的驚世之言,也有了關停私營小煤礦的舉措。2007年他提出,到2010年,全國小煤礦要降到一萬家左右。并稱“小煤礦問題由來已久、積弊已深,整頓關閉是一場硬仗、苦仗”。
但是,也有評論認為“救火隊長”除了對李毅中工作狀態的形象比喻外,還暗含一種批評:忙于“救火”而疏于機制、體制的破與立。一位長年研究瓦斯和煤礦安全的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煤礦事故的居高不下原因復雜,但“主要是機制、體制有問題”,安監總局在對待煤炭業方面“不夠專業”,應成立專門的煤炭部門來分承這部分工作。
不過他認為,機制體制問題的解決并非李毅中能力所及,他只能在現實框架下盡好本分。
該專家認為,“一刀切”的煤礦整頓完全否定了中小私營煤礦的作用,將資源過分集中在國有煤礦手中,也容易滋生新一輪的腐敗。而在這種狀態下,安全事故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監部門仍然只能扮演“救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