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是突出科技進步和創新。要全力建設創新型云南,突出增加全社會科技投入、落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科技對經濟發展支撐力三大目標,爭取到2015年,云南省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省屬國有工業企業提取的科技投入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提高一倍以上,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把全身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區域創新能力趕上全國中等水平。
八是突出改革開放。著力深化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等重點改革,推進瑞麗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城鄉統籌改革試點,以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推進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戰略為重點,統籌做好沿邊開放開發的文章,努力開創云南對外開放新格局。力爭5年內云南省引進外資、引進國內資金以及外貿總額均實現新突破。
九是突出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在全省布局一批增長極,建設經濟帶和經濟走廊,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實施興邊富民工程,打好解決深度貧困問題的攻堅戰,創建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
十是突出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立足防大災、保民生、促發展,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以地震、地質、氣象、生物四類災害防治為重點,其他為補充的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切實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
中國日報:云南省以“橋頭堡”為特色的對外開放戰略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和行動,在推動橋頭堡方面,云南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取得什么樣的效果?
秦光榮:國家確立了建設我國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這一重大戰略,這是對云南擴大開放的具體要求,將從根本上提升了云南在全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地位,為云南開放帶來重大機遇。目前,相關前期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中。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將積極推動國際公路、鐵路、水路和油氣通道建設。啟動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快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積極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
中國日報:云南省是邊疆民族省份,一部分少數民族還處于半貧困狀態,如何提高這部分群體的生活水平?
秦光榮:云南有25個少數民族,其中15個是世居少數民族。針對我省邊疆民族地區發展普遍滯后、群眾生活困難的實際,我們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先后實施兩輪“興邊富民工程”,累計投入325億元,加大對25個邊境縣的扶持;全省投入財政扶貧資金達133億元,五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65萬人;藏區、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特困民族地區的發展有了很大進展。
“十二五”期間云南擬投入557億元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其中包括安居房建設、實施農村清潔能源、邊民生活補助等。
重點是幫助160萬深度貧困群眾脫貧,綜合采取以工代賑、易地扶貧、農村危舊房改造、整鄉整村推進等措施,提高民族群眾生活水平,促進民族自治地區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