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清華大學的院士墻
二、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規律
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奮斗目標,清華大學從中國國情和學校實際出發,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對辦學方向、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及特色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鮮明回答。
確立了“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辦學方向。國內外對于世界一流大學并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和量化評價標準。清華大學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世界一流大學是實力、貢獻與聲譽的統一,既有學術、貢獻、聲譽得到國際認可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個性特征,要為國家、民族服務并作出突出貢獻,也要有自身的辦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具有一定特征的高水平大學群體,從實際出發合理選擇國外一流大學作參照系,有利于比較和借鑒,確定正確的發展目標與戰略;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永無止境,是一個從追趕到超越并且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過程。在中國建設一流大學,首先要力爭為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重大貢獻,同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并抓住機遇跨越發展,以不懈努力最終實現長遠目標。由此,學校逐步明確了“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目標方向,并逐步明確了“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就是要做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主要辦學指標達到國際較高層次;有若干優勢學科率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有中國特色和學校風格的辦學理念和大學文化。
確立了“一個根本、兩個中心、三項職能”的辦學理念。清華大學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一個根本、兩個中心、三方面結合”的指導原則,在新世紀新階段進一步明確為“一個根本、兩個中心、三項職能”的辦學理念。“一個根本”即學校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兩個中心”就是按照鄧小平同志聽取清華大學工作匯報時明確提出的要求,努力使學校成為“既是辦教育的中心,又是辦科研的中心”;“三項職能”包括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其中教學是第一位的,是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職能,要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爭取多出世界先進水平、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的自主創新成果,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的社會責任,要努力為區域和企業發展作貢獻。應該說,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根本追求是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
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定位。“綜合性”是大學類型定位,清華大學發展綜合性學科、建設綜合性大學,既是從學校歷史和實際出發的必然選擇,更是履行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研究型”是學術水平定位,構建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體系與科技創新體系,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要求;“開放式”是辦學模式定位,既要對世界開放,在國際交流合作中提升水平、邁向一流,又要對國內社會開放,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是清華大學創建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