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
制圖:宋嵩
核心提示
收到提醒銀行卡升級測試的短信,點擊鏈接網址,上網僅僅十幾分鐘,賬戶上的44萬元就不翼而飛——最近,安徽桐城的章先生一不小心,就上了“釣魚網站”的當。
據今年6月份的一項統計,此前一年時間,全國就有6000萬網民因網絡欺詐損失300多億元,30%的網購者曾遭遇釣魚網站攻擊。釣魚網站為何屢禁不止?如何徹底根除釣魚網站?請看本報記者報道。
誤入釣魚網站,被騙44萬元
12月19日,安徽省桐城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網監中隊的民警蘇暢向記者介紹了章先生受騙的經過。
章先生在桐城市范崗鎮工業園經營一家小企業。12月3日下午,他收到一條手機短信,“提醒”他的銀行卡賬號需要升級測試。章先生誤以為短信是由銀行發來的,便將它轉發給妻子。
章先生的妻子登錄短信上提供的網址,并按提示輸入了網銀賬號、密碼、驗證碼和U盾密碼。沒想到的是,章先生很快接到一條來自中國銀行的短信提示,賬戶上的44萬多元已被轉走。
驚慌的章先生立即與銀行取得聯系,并得知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內,44萬元存款已被轉移到多達二三十個賬戶。章先生隨即向桐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報警。后經查實,資金轉移到的賬戶都是一個叫陳鵬的人在蘭州開的。
盜走章先生巨款的,便是臭名昭著的“釣魚網站”。所謂“釣魚網站”,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仿冒真實網站的地址以及頁面內容,或者利用真實網站服務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點的某些網頁中插入危險的HTML代碼,以此來騙取用戶銀行或信用卡賬號、密碼等私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