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傳統美德的角度、黨風政風的高度,還是從人民群眾的期待出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都不是權宜之計。不僅要有一時之效,更要追求長久之態。
如何實現反浪費的長久之態?自律不可或缺,他律尤為重要。現實中,一些浪費現象之所以時有反復,一些鋪張行為之所以禁而難絕,除了認識層面的欠缺,還在于制度方面的疏漏。“不就吃點喝點嗎,有什么大不了的”,這背后,是紀律約束的無力。“決策一句話、花錢一支筆”,說明制度有不小漏洞。
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反浪費,除了“嚴禁”和“不準”之外,關鍵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更加明確的制度約束、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小平同志曾講過,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反對浪費要持續有力、長期有效,就要從打造嚴格的“制度之籠”入手,推動形成“不想浪費、不愿浪費、不能浪費、不敢浪費”的良好習慣,營造崇尚節儉、樸素文明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