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五環醫療圈考慮社會資本
樊世民表示,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中心城區的邊緣集團等大型人口集聚區是急需醫療機構的地方,如果政府財力短時間內難以滿足興建的,可能考慮引入社會資本。根據人口分布設置的醫療資源區域布局規劃中,已在五六環之間初步規劃了28個中心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外疏解建設項目,打造五環優質醫療服務圈,其中9個已打造完成,5個正在施工,仍有14個擬建項目。今后可能還會有新項目建設計劃。
樊世民說,“這些項目多是三級醫院的分院,一個項目就需5億—10億建設資金,20余家機構的建設,投入要達100億-200億元,我們會考慮引入社會資本等多種投入方式來打造,以期盡早滿足百姓的就醫需求?!?/p>
注入社會資本的公立醫院是什么樣子?樊世民表示,“公私”雙方未來管理、合作模式、分紅機制等仍要研究和突破。樊世民表示,根據“京18條”要求,本市將允許社會資本在京舉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新建醫院將優先安排社會資本舉辦,對政府辦醫與社會辦醫的政策將“一碗水端平”。
案例
本市擬建的14個環五環醫療項目中,將會引入社會資本興辦,雖然目前公私合作的模式尚未確定,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北京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和北京市醫師協會副會長許朔都談到,北京兒童醫院和新世紀兒童醫院的合作模式是成功的,通過這個范本或可對今后本市醫療服務的發展趨勢管窺一二。
探訪
奔著專家環境花費1000元
西二環月壇橋南坐落著一高一低兩座建筑,高的是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低的是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基本在一個院里的兩家醫院讓不少外地來京就診的家長“犯暈”。
沒有人貼人等候扎點滴的喧囂、沒有因席地坐臥留下的報紙、也沒有混雜著藥味、消毒水和孩子們身上氣味的奇怪味道,新世紀兒童醫院的兩層門診區域內,樓道內隨處可見的彩色油畫、墻壁上主打深海藍色和草綠色、休息區內的軟椅和供孩子們擺放玩具的小桌、干凈的衛生間內有專供兒童使用的小型馬桶……來自通州的小寶一家正是沖著環境和不用排隊來的。
“要提前三天預約,價格好像1000多元”,陪著小寶在休息區玩耍的小寶媽告訴記者,幾天前小寶將額頭磕著了,雖然沒有任何癥狀也沒留疤,但小寶媽放心不下還是決定找兒童醫院的專家看看,“這里不用排隊啊,而且有最好的專家”。盡管兒童醫院的專家在這里出診比在隔壁身價翻了幾番,從500元至1800元不等,其中神經內科專家預約費是1200元/次,但小寶媽并不在乎。
中午12點半,結束了在兒童醫院出診的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鄒醫生快步走進了第二診室,并招呼小寶媽帶著寶寶進去。盡管比預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但“在那邊肯定掛不上號,這樣預約好時間,醫生正常出診也不耽誤”,小寶媽說。
影響
多地點出診增加醫生醫院收入
在兒童醫院院長倪鑫看來,專家們在空閑時間發揮余熱的同時提高自身收入,是件好事,通過和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的合作,即以“人”和“財”為杠桿,兒童醫院每年派出副高級別以上的專家們到隔壁出診;隔壁將每年利潤中的35%返還給兒童醫院。
倪鑫表示,盡管兒童醫院本身開設有特需門診,且與普通號5、7、9、14元的價格相比,300元的特需號高了不少,其實仍很難體現醫生的技術價值,“按照發改委定價,公立醫院里出一次特需每人次300元,這其中只有90元是歸醫生自己的,其余210元醫院用于整體人員收入的再分配”。
“市場上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確實存在,醫生們也應該有更體面的收入,為什么不鼓勵醫生到民營醫院出診呢”,倪鑫稱,為保證執業安全,目前全院到隔壁出診的專家都已到衛生部門注冊登記多地點執業,醫生不論在新世紀兒童醫院出門診還是手術,對患者和醫生本身來說都是“安全的”。
同時,醫生自身收入得到提高的同時,醫院也“得到好處”。倪鑫介紹,目前公立醫院實行的是差額撥款,財政撥款只占醫院每年運營費用的不足10%,其他部分都要靠醫院自身通過診療、檢查、藥費等實現“收支平衡”,因此通過和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合作得到35%的分紅將可以緩解公立醫院的財政壓力。
觀點
雙軌制形成公立醫院可撤特需
醫生忙著出特需和“走穴”,醫院原本的低價診療服務是否受影響?對此,倪鑫表示“不會”,按照院方要求,多地點執業的醫生必須在醫院內每周出至少一天的普通門診,以“保證基本需求”。
對于有公立醫院撤銷特需門診的呼聲,倪鑫認為,公眾對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需要民營醫院提供高端和多樣化的醫療服務,但目前醫療機構的“雙軌制”尚未形成,只是公立醫院這一軌健全,而民營醫院代表的另一軌尚不能滿足群眾需求,因此公立醫院取消特需門診的前提是民營醫院體系發展健全,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具備專家水準。同時,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應該到位,“多數公立醫院都有特需門診,目前來說這部分收入來源對醫院的整體運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百姓看病是認專家的,民營醫院有沒有人才團隊是該醫院能否持續發展、贏得好口碑的關鍵”,倪鑫認為,“京18條”的出臺旨在鼓勵醫療領域“百花齊放”地發展,民營醫院的發展對公立醫院來說并非是危機,而是合作。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捆綁式發展來實現共贏,“這也將是未來公私合作的主流方式。”
根據兒童醫院計劃,其將在京城南部、東北和北部各建立一個診療基地,即通過社會資本注入建立一個診療平臺,兒童醫院的專家派駐到該處出診,滿足當地醫療需求的同時,實現醫生的自身發展和收入保障。目前,南部基地確定在大興人民醫院、東部基地確定在通州國際醫療城,而北部基地尚在選址之中,初步意向是順義,“三個基地的性質都將和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一樣,是民營醫院,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專家力量的儲備”。記者李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