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新增13個試點城市
增設曲阜孔廟等1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正在廈門舉行的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大陸方面發布了31項對臺惠民新政策措施,內容涉及兩岸人員往來、赴臺旅游、就業、基層調解、文化交流、版權交易、兩岸直航、臺企融資等多個領域。
為充分展現本屆論壇“聚焦親情、共圓夢想”的主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等部門,積極研擬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16日上午,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在論壇大會上發布了相關新政策舉措。
這些新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在已有9個省區市基礎上,增加遼寧、安徽、山東等11個省區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在大陸的臺胞換發、補發5年有效臺胞證。
開放沈陽、鄭州、武漢等13個城市作為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個人旅游試點城市;將于近期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組團社。
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10類(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包括通信、出版、管理咨詢師、假肢與矯形器制作師、地震安全評價工程師等。
最高人民法院將就認可和執行臺灣地區鄉鎮市調解委員會出具的民事調解書作出司法解釋。
在既有17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基礎上,在曲阜孔廟、泰安泰山、武漢辛亥革命遺跡遺址、隨州炎帝故里、富陽市黃公望隱居地、炎陵縣炎帝陵、鷹潭龍虎山、福州三坊七巷、三明寧化石壁、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等地增設11個基地。
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話劇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單位,設立首批10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
同意福建省設立國家海峽版權交易中心;同意福建開展“加強國產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同意福建設立海峽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允許臺灣居民參加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等。
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發展,內容涉及促進郵輪運輸、放寬班輪捎帶、推動車輛互通、互設驗船機構、下放審批權限、強化搜救合作等。
還包括福建省發布的向臺北市立動物園贈送三只自繁小熊貓、開展臺資中小企業助保金貸款、設立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安排專項資金資助臺資企業和對臺科技合作企業的科研項目、在漳州設立海峽兩岸新型農民交流培訓基地等7項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