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治超總行動五周年宣傳活動之忻州篇
治超最有效的辦法是立足源頭監管、標本兼治,而實現源頭科技治超是建立治超工作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之一。自全省新一輪治超行動開展特別是223、224號省長令實施以來,忻州市寧武縣治超領導組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不斷引深以“源頭監管”為主的綜合治理工作,逐漸形成了以縣運管所為源頭治超主要力量,工商、質檢、煤炭、安檢等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的源頭治超格局。
2012年,寧武縣對道路運輸車輛開展了推行使用貨運源頭IC卡工作,并將IC卡道路運輸證與源頭治超信息系統有效對接,實行全程、實時視頻監控和數據傳輸,為將來全省實現源頭治超“一卡通”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寧武縣作為國家煤炭生產重點縣,煤炭外運量大,每天途徑國道、省道及縣鄉主干公路的大型運煤車輛達2200多臺次,全縣煤銷源頭治超形勢較為嚴峻。
近年來,縣交通運政人員對全縣政府公示的11家煤礦的生產運行情況進行摸底后,幫助企業進行治超組織制度的建立、人員培訓、治超設施和手段的科技化建設,并對其實行進駐監管。這種全天候、拉網式的監管,確保了煤銷源頭不放入一輛違規車,不駛出一輛超載超限車輛。